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产销情况 > 行业资讯> 资讯详情

安徽安庆粮食同比增产4.45%

时间:Tue Mar 03 12:28:56 CST 2015  浏览次数:346次  发布人:粮网管理员 发布来源:中华粮网

      近几年来,安徽省安庆市加大水稻生产中科技支撑力度,推广应用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使水稻产量不断提高,科技对水稻增产的贡献份额越来越大,全市水稻生产科技贡献率达到55%以上。2014年粮食总产达到258.64万吨,比上年增产4.45%,高出全省平均增幅0.25个百分点,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为粮食生产再创新高作出了重要贡献。安庆市被安徽省政府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市”。
      实行耕作制度改革,切实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在去年的早稻秧栽插中,安庆市积极推行将种植单季稻改为种植双季稻的耕作制度改革,增加早稻栽插面积。桐城市人和源种植业合作社规模种植早稻1000亩,比上年增加了一倍。通过耕作制度改革,该合作社种稻增收80多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去年早稻规模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种植大户种植双季早稻,为稳定粮食面积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选择超级稻品种,不断提高水稻单产。近几年来,安庆开展了水稻主推品种示范,每年安排水稻主推品种和新品种试验、示范点数在15个以上,展示品种达150个(次),超级稻品种成为种植品种的主角。据统计,全市超级稻种植面积281.7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0%以上,平均亩产520公斤,较对照亩增50公斤左右,增幅达10%。超级稻大面积种植为该市水稻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广水稻标准化育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步伐加快。到2014年,该市已建立育秧工厂114座,其中标准化水稻育秧工厂40家,供应大田用秧22万亩。枞阳县种粮大户章家华建立的育秧工厂年供秧能力达5000亩,有效的解决了自身秧苗不足的问题,减少了因为无秧栽插而迟播迟栽导致减产问题,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桐城市建成的10座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提供了2.5万亩大田用秧。栽秧季节,3000多台插秧机活跃在全市各地田间地头,为水稻秧及时栽插提供了有利条件。
      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省生产成本。目前,该市水稻配方施肥面积占水稻面积的95%,其中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达100%。据调查,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的田块,亩产要比常规施肥方法节省成本和增产各2-3个百分点,仅此一项,该市一年就增收稻谷5万吨,增收节支1.5亿元以上。
      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稻谷损失大幅度降低。由于病虫测报站发布病虫害信息准确,农业部门指导及时到位,充分发挥统防统治合作组织的高效作用,水稻损失年年降低。如去年全市水稻有害生物累计发生1300万亩次,实施防治面积1500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30万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