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Wed May 29 11:33:12 CST 2019 浏览次数:498次 发布人:姜利涛 发布来源:河南省粮食交易物流市场
由于豆油现货价跌、期货价涨,现货对期货的支撑减弱,主要因贸易摩擦导致油厂力挺豆粕基差,而豆油处于消费淡季,价格跌跌不休。笔者认为,当前豆油处于震荡筑底之中,结束时间有待观察。
截至5月26日,国内沿海地区贸易商一级豆油报价:辽宁大连5300元/吨,天津5160元/吨,山东日照5200元/吨,广州5210元/吨,广西防城港5270元/吨,平均报价5228元/吨,比5月初下跌42元/吨,跌幅0.79%;同期豆油期货1909合约收盘价上涨10元/吨,涨幅0.18%。技术形态上呈现宽幅震荡格局,预期形成一个反转、双底或者头肩底形态。
升贴水等增加成本
近3个月,4月船期、5月进口的巴西大豆平均到港成本为3014元/吨,比4月份进口巴西大豆平均到港成本下跌43元/吨,跌幅1.4%。截至上周五统计,5月船期、6月进口的巴西大豆平均到港成本为2994元/吨,周环比上涨9元/吨,涨幅0.3%。统计期间,美豆期货1907合约收盘价下跌95.2美分/蒲式耳,跌幅10.3%,运行区间为791~938.2美分/蒲式耳。
南美大豆升贴水由3月初的48美分/蒲式耳上涨到上周五的120美分/蒲式耳,涨幅达150%;人民币汇率从6.69涨至6.9,上涨3.1%,进口大豆成本因此增加92元/吨;海运费从35.86美元/吨提高至42.21美元/吨,上涨17.7%,进口大豆成本因此增加49元/吨。汇率上涨和海运费提高,合计增加进口大豆成本141元/吨。
而期货下跌95.2美分/蒲式耳,减去升贴水上涨72美分/蒲式耳,等于23.2美分/蒲式耳。如果1美分/蒲式耳粗略按3.75元/吨计算,期货下跌87元/吨。海运费和升贴水全部抵消期货下跌影响,还结余54元/吨。7月份进口巴西大豆平均到港成本为2990元/吨,周环比上涨15元/吨,涨幅0.5%。
压榨盈利尚未结束
按5月份进口巴西大豆平均到港成本3014元/吨,对应大连期货5月24日1909合约收盘价豆粕2770元/吨、豆油5356元/吨计算,压榨利润为152.2元/吨,周环比上涨20元/吨。
按5月份进口巴西大豆平均到港成本3014元/吨,对应长春地区5月24日现货豆粕2980元/吨、豆油5310元/吨计算,压榨利润为190.9元/吨。而华东沿海地区压榨利润为28元/吨,华北地区为52.6元/吨。
如果按港口分销大豆3100元/吨计算,在盈利的基础上减去86元/吨,那么东北长春盈利104.9元/吨,而华东沿海地区压榨亏损58元/吨,华北地区压榨亏损33.4元/吨。
短期油厂力挺豆粕
笔者研究发现,现货对期货的影响非常大。比如,期货反弹到与前面的波峰价格接近时,如果现货价格能高于前面的波峰,突破概率非常大,反之突破概率极小。豆油1909合约5月6日收盘价5346元/吨,同期长春地区现货豆油5350元/吨,华北地区豆油5210元/吨,华东地区豆油5250元/吨,华南地区豆油5240元/吨;5月24日期货收盘价比5月6日上涨10元/吨,而长春地区现货下跌40元/吨,华北地区下跌50元/吨,华东地区下跌50元/吨,华南地区下跌30元/吨,期货跌破前低的概率大幅增加。
压榨利润从4月1日的阶段性低点-132.8元/吨上涨至上周五的190.9元/吨,涨幅243.7%;同期长春地区现货豆粕上涨380元/吨,豆油下跌130元/吨,现货油粕比值缩小尚未结束。豆油已经进入低估状态,但在贸易摩擦影响下,短期油厂力挺豆粕价格,减弱了对豆油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