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Tue Aug 27 15:47:37 CST 2019 浏览次数:286次 发布人:姜利涛 发布来源: 粮油市场报
受制粉企业需求增加及托市收购持续支撑,短期小麦价格有望维持阶段回暖,但涨幅有限。后期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加之麦价的箱体空间预期几乎透明,各经营主体不可有过高的期望值,市场购销宜且行且思且观察。
6月至7月份国内麦价“跌跌不休”,进入8月份以来,小麦市场价格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止跌趋稳且小幅上涨态势。监测显示,当前主产区普通新小麦主流收购价为2240~2330元/吨,较月初上涨10~40元/吨。国内小麦市场素有“金九银十”的说法,市场价格也多会在此段时间出现阶段性走高。今年后期的小麦市场又将如何演绎呢?
粉企阶段补库 普麦稳中有涨
据市场反映,进入8月份以来,得益于托市收购持续及市场需求渐趋回暖的双重支撑,主产区新小麦收购价格整体温和稳定,局部出现稳中小幅上涨态势。
当前,容重770g/L、水分12.5%新普麦收购价:河北景县1.15~1.16元/斤,山东菏泽1.135~1.155元/斤,河南濮阳1.15~1.155元/斤,山西运城1.12~1.13元/斤,江苏泰州1.13~1.14元/斤,安徽淮南1.12~1.13元/斤,部分地区较8月上旬上涨0.005~0.01元/斤。
近期小麦价格稳中有涨,一方面是主产区托市收购持续进行,市场底部支撑稳固;另一方面,市场迎来面粉备货旺季,制粉企业整体开机率提升,库存消耗速度加快,阶段补库对新季小麦需求增加。市场人士预计,9月上旬,面粉企业为确保收购数量,仍有可能继续上调普通小麦进厂价格,但幅度相对有限。
据了解,近期由于小麦价格温和上涨,加之部分贸易商已经开始为秋收做准备,以便腾出仓容和资金收购秋粮,小麦出货量较前期增加。由于小麦市场供给维持充裕,面粉厂家追涨情绪已经不高。
优麦购销不旺 价格维持稳定
近期主产区优质小麦收购价维持稳定,山东菏泽“济南17”为2390元/吨,潍坊2370元/吨;河南郑州“郑麦366”为2360元/吨,新乡2350元/吨;河北石家庄“藁优2018”为2410元/吨,衡水2390元/吨,均与上旬持平。
据市场反映,今年新小麦上市以来,优质小麦价格相对于普麦运行偏弱,普优小麦差价明显低于正常水平。8月22日,华北地区优质小麦平均价格为2397元/吨,比去年同期下降310元/吨;优普小麦价差为120元/吨,比去年同期下降130元/吨。
市场人士分析,由于今年优质小麦产量增幅较大,市场供给充足,加之普通小麦品质大幅提升,市场结构性矛盾大大缓和,优质小麦市场压力重于往年同期。
购销高峰已过 收购已经放缓
截至8月1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5672.6万吨,同比增加1566.7万吨。其中,江苏收购1144.7万吨,同比增加163.8万吨;安徽收购880.6万吨,同比增加419.6万吨;河南收购1588.4万吨,同比增加724.5万吨;山东收购793.5万吨,同比增加107.3万吨;湖北收购138.4万吨,同比增加6.2万吨;河北收购513.8万吨,同比增加152.1万吨。
从主产区小麦阶段性收购进度来看,近期主产区5日小麦新增收购量已开始逐步放缓。初步统计显示,6月10日至6月底,主产区小麦5日新增收购量在478.8万~574万吨之间,7月份5日新增收购量在348万~444.3万吨之间,8月份以来5日新增收购量减少至208.6万~268万吨。
经过夏收以来长时间的收购,近期南方麦区小麦流通量较前期减少,收购高峰已过,个别地区基本进入尾声。北方麦区收购虽然仍在持续,但随着小麦价格不断回升,部分地区小麦价格已持平或略高于政策价格。河北面粉企业当前最高收购价已达1.18元/斤,山东面粉企业最高价格1.165元/斤,部分地区托市收购或有可能提前停止,预计后期小麦收购进度仍将继续放缓。
面粉走货增加 价格上涨困难
随着天气转凉、学校开学,加之中秋、国庆“双节”临近,面粉市场需求阶段性好转,制粉企业开工率提高。监测显示,8月21日,华北面粉企业整体开机率54%,周环比回升1个百分点。其中,中小型企业开工率25%~60%,大型企业开工率在75%以上。
制粉企业反映,近期面粉走货虽有所好转,但走货仍多维持老用户,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大部分厂家面粉出厂价格变化并不大。当前江苏徐州特一粉出厂价为3100元/吨,河北石家庄为2980元/吨,山东济南为3030元/吨,河南郑州为306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
与此同时,由于近期麸皮价格持续阴跌,小麦价格稳中有涨,面粉企业加工利润略有下滑。8月21日,华北黄淮制粉企业理论加工利润为143元/吨,周环比下降10元/吨。
市场预计,由于行业竞争激烈,面粉很难与小麦价格同步涨高,虽然后市面粉销售数量有望增加,但价格上涨相对困难。市场人士提醒,随着面粉阶段性备货的结束,后期市场需求将会下降,对面粉经销商而言,中秋、国庆“双节”备货也需量力而行。
麦价空间透明 预期不宜高估
市场权威人士指出,后期小麦价格有望稳中回暖,但空间有限。小麦市场既有坚实的底部支撑(即托市价格的支撑),也有拍卖底价及成交价加各种费用构成的顶部压制,上有顶、下有底的市场箱体空间较为透明。
以一等普通小麦为例,目前河北、山东部分地区高点收购价在1.16~1.18元/斤,而一等陈麦拍卖底价为1.185元/斤,加上0.015元/斤的出库费、0.01~0.02元/斤的运输费用,陈麦到厂成本在1.21~1.22元/斤之间,这个差价基本上就是今后小麦价格波动的预期范围。
这一推断是在政策性小麦拍卖底价维持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前期国家对2013年进口小麦销售底价进行了大幅下调,近期市场普遍预计后期储备时间长的临储小麦仍有可能降价销售。如果出于“去库存”的需要,后市政策性小麦拍卖底价继续下调,那么,届时小麦市场行情预期则又将另当别论。
由于今年夏收市场压力较大,加之小麦质量较好、托市收购启动区域不断扩大,政策性收购量明显高于上年同期。据了解,截至8月15日,河南最低收购价小麦已收购720多万吨,当前主产区托市小麦收购总量预估已超过1800万吨,但相对于庞大的余量而言,仍是杯水车薪。
随着近期小麦价格不断回暖,河北、山东部分地区面粉企业小麦收购价格已经略高于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有可能提前停止。如果政策性收购量较少,后期市场余粮数量较多,市场在相当时间内将以消耗流通粮源为主,年底普通小麦价格可能仍会低于拍卖粮到厂成本。作为市场麦价顶部的目标参考价格,短期内或可望而不可及。
2019年夏粮小麦收购已进行了近3个月时间,但从近期情况看,市场供应依旧源源不断,而价格也没有出现往年同期稳健走高的态势。由于后期影响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麦价多空博弈存在变数,市场购销宜且行且思且观察。建议持粮主体抓住阶段时机售粮,制粉企业根据生产需要适量采购小麦,切不可过高预估后市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