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产销情况 > 行业资讯> 资讯详情

种植减少粮源分散 早籼稻收购略降

时间:Tue Sep 22 11:08:40 CST 2015  浏览次数:398次  作者:方维明  发布人:粮网管理员 发布来源:中华粮网

    目前安徽省早籼稻收购已进入尾声,据粮食部门不完全统计,截止8月底,安徽全省累计收购早籼稻约15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万吨;其中,托市收购约3.5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万吨;安徽省安庆市规模以上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早籼稻9216吨,比上年同期10512吨减少1296吨,下降12%。全市国有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早籼稻5787吨,占收购总量的63%,比上年同期8211吨减少2424吨,下降30%。池州市早籼稻收购量达35213吨,其中,托市收购8508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无为县共收购早籼稻1521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321吨,较去年同期减少860吨。东至县共收购早籼稻30236吨,与去年持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量达1.6万吨,其中托市收购5781吨;民营龙头企业收购1.42万吨。

    由于天气原因,今年安徽省早籼稻收获有所推迟,上市略晚于上年,加上企业收购积极性不高,导致收购进度偏慢,收购期拉长,早籼稻收购量总体较去年同期减少,尤其是托市收购量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且在收购总量中所占份额也低于上年同期。

    1、种植面积减少,产量品质下降。

    从农业部门了解到,今年安徽省早稻种植面积380万亩,与去年种植面积相比略减。安庆市早稻种植面积120万亩,比上年统计面积137.56万亩减少17.56万亩,减幅12.76%;全市早籼稻总产46.2万吨,比去年52.2万吨低6万吨,减幅11.5%,芜湖市早稻种植面积48.3万亩,较去年减少0.5万亩;宣城市早籼稻种植面积约为28万亩,比去年减少0.2万亩,减幅0.7%;池州市早稻种植面积42万亩,与去年相比略减,平均亩产可能达不到去年的380公斤的水平。 今年5月份以来,受“厄尔尼诺”天气影响,对安徽早稻生产造成了不利。据池州市农技推广中心作物栽培站陈翻身站长介绍,池州市因今年早稻生长期间低温阴雨天较多,导致泥谷、芽谷、不饱满粒多于往年,早稻单产下降一成以上。安庆市种植业管理局总农艺师陈再高介绍,今年早稻生长期间,与正常年份相比,雨水偏多、光照偏少,光合积累量相对不足,对粒重产生了一定影响。今年早稻在收获期间天气相对较差,早稻不能收割、收割后不易晒干,出现部分发芽霉变现象,不能作为粮食食用,只能作为饲料卖给养殖大户,预计数量在2-3%。据庐江县储备库叶主任介绍,托市收购入库的早籼稻要求质量须达到国标三等标准以上。即杂质1%以内,水分13.5%以内,出糙率75%-77%(含75%,不含77%),整精米率44%-47%(含44%,不含47%)。今年部分早籼稻因质量不符合托市收购要求,而不能被收购。这也将影响到托市收购数量。

    2、粮源分散,经营性收购加大。

    每年安徽的早籼稻起码有一半外销到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一方面是用于储备轮换,一方面用于加工米线、粉皮及酒精等工业用粮。据池州市粮食人士胡其旺介绍,目前池州市早籼稻收购量已达35213吨,其中托市收购8508吨;当地民营企业收购早籼稻15238吨,占全市几近一半左右。“今年3000多吨早稻全部烘干入库,主要销往浙江等地。”安徽天利粮油集团公司董事长张世平告诉记者。今年安徽东至县早稻收购呈现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平分秋色之势。以禾健米业、天利粮油等为主的民营粮食龙头企业,充分利用仓储条件和烘干设施,收购早籼稻1万余吨,主要也用于贸易外销。

    据芜湖县粮食经纪人唐胜利介绍,今年浙江粮企对早籼稻要量大,价格高,现在农村劳动力缺乏,农户将所收获的稻谷大多就在稻田销售给经纪人,他今年以127-128元/百斤收购早籼稻1000吨,烘干后以150-155元/百斤全部卖给了浙江粮企。今年安徽早籼稻不同收购主体入市收购,粮源竞争激烈,市场经营性收购比重加大也影响了托市收购数量。

    3、地方储备需求增加。

    今年是国家提出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第一年。为落实这一新的粮食工作方针,安徽各地市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纷纷提出了增加地方储备规模的计划。由于早籼稻良好的储藏性能,仍受到收储企业的偏爱,储备量在上年水平上将有所增加。今年轮入量因而也将增加。由于早籼稻总体规模较小,地方储备补库数量的增加,势必将导致托市收购量减少。据安庆市粮食局购销处华德胜处长介绍,今年安庆市地方储备计划需求量将达7.2万吨,比去年增加2.7万吨。地方储备需求增加也极大地影响托市收购数量。

    4、优质早籼稻种植率大幅提高。

    近年来安徽省早籼稻种植优质率大幅提高。今年芜湖市早籼稻主栽品种为:皖稻143、嘉兴8号、甬籼15等,优质早籼稻口感好,粘性强,长粒型与中晚籼稻相似,圆粒型与粳稻相似,市场需求旺盛,部分收购企业囤粮待价。据芜湖县粮食人士胡向阳介绍,目前芜湖地区优质早籼稻收购价135-138元/百斤,略高于托市收购价,近年来农民对早籼稻留作口粮比重增加,他们认为早籼稻生长期短、病虫害发生轻,打药少,比较安全,很多农户对种植的优质早籼稻基本不售,全部作口粮留存,一些米厂对优质早籼稻收购较为积极,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将优质早籼稻加工成米勾兑销售,因而也较大影响托市收购数量。

    另外,今年早籼稻上市之初,收购价格略高于上年同期。因而今年早籼稻市场价格与最低收购价之间的价差要小于上年,使得托市收购对农户的吸引力也较往年有所下降。据胡其旺介绍,池州市每年早籼稻产量在10万吨左右徘徊,通过与浙江、广东等省粮企开展产销对接,外销早籼稻2万吨左右。民营粮企自营内销2万吨左右,农民自产自销口粮4万吨左右。池州市目前尚有2万多吨早籼稻存放农户家中待售。主要集中在东至县、青阳县和贵池区。据无为县粮食局廖家绚介绍,通过拍卖、移库及建仓等措施,但早籼稻在生产分布上并不均衡,粮源有限,开仓收购成本增加,当地早稻大多数在农户和粮食经纪人手中,粮食经营企业库存量较小。还有农户将早稻留作饲料粮的比重增加,早稻作为饲料用粮越来越受农户青睐。早籼稻粮源分散,农户惜售,极大地影响了托市收购数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