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Tue Jan 17 09:55:43 CST 2017 浏览次数:189次 发布人:聂铭辰
四季度以来,国内稻米市场迎来了一波较为强劲的上涨,部分产区的稻谷收购价格折合标准水分已高于最低收购价,销区有的大米价格已创出近三年来的新高。元旦过后,各地稻米市场涨势稍缓,但局部地区仍在上涨,1月上旬,杭州粮油市场苏皖一级晚粳米批发价格为4.54元/公斤,苏皖二级粳米为4.44元/公斤,均较上年末上涨0.06元/公斤;安徽产一级晚籼米为4.20元/公斤,较上年末上涨0.04元/公斤;黑龙江产一级圆粒晚粳米为5.10元/公斤,安徽产一级长粒香大米为6.00元/公斤,均持平。与上年同期相比,杭州粮油市场黑龙江产一级圆粒晚粳米同比上涨0.14元/公斤,涨幅2.8%;苏皖产一级晚粳米同比上涨0.14元/公斤,涨幅3.2%;苏皖产二级晚粳米同比上涨0.14元/公斤,涨幅3.3%。
事实上,经过连续的丰收和大量进口,稻米市场的供应压力已十分沉重。首先,今年稻谷虽然减产,但产量仍高达20693.4万吨,为历史第二高产年,当年仍是产大于需,按照国家粮油信息预计的稻米需求量测算,产大于需约2100多万吨,所以仍需国家启动托市收购来托起市场。其次,由于连年稻谷增产和产大于需,国家通过托市已收购了大量的临储稻谷。即使不计算2016年新稻托市收购量,2011年以来托市收购的总量也已经达到了1.1亿吨左右。由于稻米市场持续低迷,库存消化十分困难,这批稻谷截止目前累计出库只有1600多万吨,仍有9000多万吨的庞大库存等待出库。加上新收购的托市收购量,预计稻谷总量目前或已超过1.2亿吨,占当年稻谷产量的六成左右,总体供应压力极其沉重。第三,在国内稻谷产大于需的情况下,近几年大米进口量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还屡创新高。据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进口大米335万吨,首次突破300万吨大关,2016年1-11月国内大米进口总量为309.449万吨,同比增加4.74%,全年进口总量仍有创纪录的可能。大量的大米进口加剧了国内稻谷的供应压力。在产量高、进口高和库存高的三高重压之下,从供求关系的角度看,国内稻米市场上涨无望,理应逐步回落。但国内稻米市场却置这些压力于不顾,2016年10月份以来逆市上涨,迭创年内新高,部分地区甚至创出历史新高。
存在总是有它的道理。本次稻米市场从总体上看压力极大,上涨确实有点出乎意料。但从阶段的供求关系来看,却并不十分突兀。这就好比当年红军反围剿战争一样,从总体实力对比上看,敌军实力远高于红军,但并不妨碍红军连打胜仗。红军通过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办法,在某个局部地区和时点形成了绝对优势,多次取得了反围剿胜利。本次稻米市场的上涨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中晚稻集中上市之后,国家暂停了政策性中晚稻谷的拍卖,最大的空方——大量中晚稻谷被置于无用武之地,压力短期被化解于无形。只有早籼稻恢复了销售,但价格高,成交量很少,基本上不能对稻米市场构成新增压力。空方阵营内新稻与陈稻出现分裂,使新中晚稻的空方开始孤立,为多方的反攻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在稻谷最低收购价启动后,随着物价的温和上涨和小麦等外围商品的持续上涨,多方的信心逐渐被激发,国家队与其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对新稻的空方发起了强大地攻势,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根据国家粮食局统计,2016年11月以来,中晚稻收购进度就较上年同期快700多万吨,最快时超过800万吨。目前收购进度虽有所放慢,但仍显著快于上年同期。截至1月5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6532万吨,同比增加571万吨。湖北、安徽等14个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2671万吨,同比增加83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粳稻3861万吨,同比增加488万吨。由于收购进度较快,加上中晚稻产量又略有下降,中晚稻的供应压力同比大为减轻,空方压力逐渐瓦解,多方主力由此掌握了市场主动权,推动了稻米价格的节节走高。这与前几年的收购情形有所不同。2013年以来,在供大于求的压力下,虽然国家也连年启动了托市收购,但基本上是国家队一家在苦苦支撑,加工企业等其它市场主体大都持观望心理,入市收购意愿较弱,无法形成合力,也就不能集中多方优势有效击破空方,更不要说象如今一样打歼灭战了。
目前新稻市场多方已取得完胜,即使后期收购进度有所放慢,但收购进度快于上年同期已基本定局。原粮的趋紧将使新稻价格难以下跌。而加工企业等市场主体收购的新中晚稻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本逐步提高,挺价意愿将会增强。因此,后期新稻市场可能会存在一段时间的有价无市现象。
但新稻市场战役的取胜并不能说明多方就此战胜空方,从此会开始新一轮上涨行情。正如红军取得反围剿胜利后,一个战役的胜利并不会让红军与敌军的力量马上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敌强我弱依然较为严峻。随着年后空方力量的重新集结,稻米市场多方仍将面临空方力量的重重包围。
一是托市收购即将结束,多方的力量将被削弱和分散。1月底,南方中晚稻托市收购将结束,东北地区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也将于2月底结束,随着国家队的离场,加上各地储备稻谷补库基本在2016年底结束,市场上将只剩下加工企业等经营主体,且大都各行其是,力量单薄且较为分散,防守尚且困难,更谈不上进攻了。二是春节很快到来,大米需求旺季即将结束,加工企业现阶段将以消化库存为主,主动采购稻谷行为将大大减少。三是春节后,新年度各极储备稻谷轮出将很快启动,空方阵营将再添生力军。四是随着最低收购价预案执行的结束,临储稻谷的轮出也将很快提上议事日程,特别是超期储存稻谷的轮出对市场杀伤力极大。而今年超期轮出稻谷除粳稻外,预计2013年的籼稻也可能转为超期稻谷轮出,空方火力将更强大。五是由于当前稻谷价格较高,而玉米价格经过下跌后,与稻谷的价差拉大,对稻谷的替代力不断增强,饲用和食品工业用的大米需求将因被替代而下降,且这种趋势短期很难逆转。六是年后随着大米配额的重新发放,新一年度大米进口高潮又将掀起。在当前国内外大米价差较大的情况下,预计大米进口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对国内大米的冲击依然会较大。
在多方力量逐渐削弱和空方力量重新集结下,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多方仍将面临苦战,且战且退或是不得已的选择。因此,后期稻米市场仍可能重新陷入低迷走势,尤其是陈稻市场春节后将首先会面临空方全方位的打压,下跌之势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