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Mon Jul 03 15:10:26 CST 2017 浏览次数:164次 发布人:缪欣
6月下旬以来,主产区新小麦购销渐趋理性,大部分地区价格已趋稳于国家最低收购价水平;陈麦市场有价无市,国家临储小麦拍卖成交持续萎缩。国际市场IGC下修全球小麦产量预估,美国小麦期货则因担心干旱天气导致减产而价格收涨。
中华粮网数据中心监测显示,截止6月29日,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等白麦交易均价2383元/吨,周比上涨11元/吨;2017年第23期中储粮全国小麦收购价格指数138.08,周比上涨0.05%。
随着各市场主体收购心态的逐步理性,主产区新小麦收购价格上涨势头大大放缓,大部分地区价格在国家最低收购价附近趋于稳定。笔者认为,夏收期间受最低价收购的支撑,新小麦价格有望继续保持稳中上行,但大幅上涨的几率不高。
市场购销渐趋理性,新麦价格整体向稳
夏粮小麦收购已进行一个半月时间,由于各市场主体入市收购时间较早,收购积极性较高,主产区新小麦收购价格不仅普遍高开,而且上涨速度较快。6月中下旬以来随着市场购销心态的逐步理性,小麦价格涨势放缓,目前大部分地区价格已趋稳于国家最低收购价水平。
市场监测显示,6月30日,河南郑州地区容重780g/L、水分13%的新小麦收购价1.18-1.22元/斤,河北石家庄晋州地区容重790 g/L、水分13%的新小麦到厂价1.20元/斤,山东菏泽定陶容地区重770-790 g/L、水分13%的新小麦到厂价1.20-1.22元/斤,江苏徐州沛县地区容重770 g/L、水分13%新小麦到厂价1.17-1.19元/斤,安徽亳州谯城容地区重780-790 g/L、水分14%新小麦到厂价1.17元/斤,近日各地小麦价格较前期波动幅度明显收窄。
夏收初期主产区新季强筋小麦价格相对于普麦略显逊色,但近来上涨态势开始有所显现。当前藁优2018河北石家庄地区进厂价为2610元/吨;郑麦366山东菏泽地区进厂价为2590元/吨,河南郑州地区进厂价为2570元/吨;济南18山东菏泽地区进厂价为2610元/吨,江苏南京地区进厂价2570元/吨,目前新季优麦价格较上市初期已上涨60-90元/吨。
收购明显快于上年,后市进度或将放缓
国家粮食局夏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2624万吨,同比增加1061万吨。其中:江苏收购765万吨,同比增加408万吨;安徽收购490万吨,同比增加232万吨;河南收购637万吨,同比增加236万吨;山东收购349万吨,同比增加54万吨;湖北收购119万吨,同比增加22万吨;河北收购127万吨,同比增加27万吨。
截至6月25日,农发行已累计发放小麦最低收购价贷款249亿元,同比多放148亿元,支持收购小麦195亿斤、同比多收63亿斤;累计发放市场化收购贷款33亿元,支持收购小麦36亿斤,市场化贷款投放量和收购量与上年同期持平。
从当前市场看,新小麦购销在经历了上市初期的“抢粮”后,近来的市场心态渐趋理性,后市的收购进度或将放缓。原因一方面是当前主产区新小麦价格已基本趋稳于国家最低收购价水平,如果后市价格继续上涨,托市企业将会因价格原因受到抑制;另一方面目前南方麦区夏收高峰过半,特别是经过一个多月的快速收购之后,市场反应江苏、安徽部分地区小麦余量明显渐少,部分地区仓容也已经收满,收购积极性已显露有所下降。
拍卖成交持续萎缩,陈麦份额受挤缩窄
6月27日,国家投放临储小麦302万吨,成交0.58万吨,较上周减少0.74万吨;成交率0.19%,比上周低0.24个百分点;成交均价2453元/吨,较上周下跌17元/吨。
6月份,国家临储小麦共进行了4次拍卖,共投放小麦1219.67万吨,实际成交18.08万吨,周平均成交率为1.48%,较5月份的成交率下滑了10.68个百分点,较4月份的成交率下滑了20.01个百分点,临储小麦拍卖再度陷入谷底。
就进来市场看,今年由于天气较好,小麦质量好于上年,新麦大批量的上市对陈麦市场造成很大冲击,陈小麦不仅价格下跌明显,而且其市场流通空间也日益受到压制,部分制粉企业已放弃了对陈小麦的采购。市场预计,随着企业及贸易商继续加大投入新麦采购,再加之后期新小麦能够大量投入生产,预计小麦竞价交易在短期内很难有新的起色。
面粉继续稳中走弱,麸皮局地出现回弹
随着气温的升高,面粉市场需求进入季节性消费淡季,下游需求的不济使得面粉价格持续弱势下滑。目前河北石家庄地区特一粉出厂价为3150元/吨左右,山东济南地区特一粉出厂价3130元/吨,河南郑州地区特一粉出厂价3110元/吨左右,江苏徐州地区特一粉出厂价3060元/吨左右,大部地区面粉价格较上周下跌20-30元/吨,过去一个月普遍累计下降60-120元/吨左右。
受制粉企业开工率较低、市场阶段性补货及玉米价格上涨的支撑,近来部分地区麸皮价格出现反弹。目前,河南郑州地区麸皮出厂价格为1380元/吨,江苏徐州地区麸皮出厂价格为1470元/吨,安徽宿州地区麸皮出厂价格为1480元/吨,与上周基本持平。河北石家庄麸皮出厂价格为1420元/吨,较上周上涨60元/吨。各地麸皮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价格高120-200元/吨。
尽管面粉价格持续回落,但麸皮价格出现反弹,再加之部分企业新麦使用比例不断提高,近来主产区制粉企业理论加工利润还是有所改善的。
新麦延续稳中上行,大涨几率仍然不高
6月中旬以来,随着各市场主体收购心态的逐步理性,主产区新小麦收购价格上涨势头大大放缓,大部分地区价格已趋稳于国家最低收购价水平。笔者认为,夏收期间受最低价收购的支撑,新小麦价格有望继续保持稳中上行,但大幅上涨的几率不高。
一是从历年的夏收情况看,国家最低收购价收购启动时间、执行范围、收购力度均是影响后市麦价的关键,由于托市收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有力支撑市场底部,但另一方面也会抑制小麦价格的持续走高,夏收期间的小麦价格围绕最低收购价波动已是普遍规律。
二是通常年份,由于新麦存在后熟期,不能大量用于制粉生产,因此陈麦价格会高于新麦,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价差。由于今年新麦收购价格一路走高,再加之夏收以来陈麦价格下跌幅度较大,正常情况下的新陈麦价差消失。如果后市新麦价格继续大幅上涨,那么陈麦价格对市场的标杆作用或会重新显现,因为制粉企业不可能以高于陈麦的价格收购新麦。
三是实事求是地讲,前期小麦价格的快速上涨并非是由长期的供求因素所推动,而是市场心理的使然,市场在经历了初期的抢粮以后购销行为已趋于理性。由于我国小麦库存充裕,市场供应充足,加之今年小麦又实现丰产,国家对小麦市场有足够的调控手段和雄厚的物质基础,国内小麦价格不具备持续上涨的条件。
因此提醒贸易商应摈弃存粮赌涨的心理,防范后市因价格波动而带来的风险。同时也建议售粮农民克服“卖跌不卖涨”心理,有储存条件的可以适当延长储存期限,分期分批卖粮;没有储存条件的,应适时出售手中小麦,以免天气炎热、雨季来临、保管不善而遭受损失。
因受天气干旱支撑,美麦期货价格收涨
6月29日,国际谷物理事会(IGC) 在月度报告中称,最近几周全球多个地区遭遇恶劣天气,一些作物产量前景被下修。预测全球2017/18年度小麦产量将在7.35亿吨,较上月预估下调100万吨,亦远低于上一年度的7.54亿吨。
上周,美国小麦期货价格因担心大平原北部干旱天气导致产量减少收涨。6月30日,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近月7月合约收高30-3/4美分,报每蒲式耳5.11美元,相比上周同期为每蒲式耳4.59-3/4美元。
据了解,今年5月以来,美国北部大平原遭受了极端干旱天气,本地春小麦主产区的状况可能是1988年以来最糟
糕的。产区北达科他州约25%的地区极端干旱,高于一周前的8%,南北达科他州几乎90%的地区都处于干旱状态。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出口检验周报显示,截至6月22日的一周,美国2016/17年度的小麦出口检验量为62.90万吨,上年同期为51.38万吨。迄今为止,2017/18年度美国小麦出口检验量为225.74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170.66万吨,同比增长32.3%,上周是同比增长36.5%。
6月30日,美国美湾7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FOB价格为196.6美元/吨,合人民币1332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914元/吨,较上日涨68元/吨,比去年同期涨306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