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重点推荐> 资讯详情

年后水稻价格能否上涨?

时间:Thu Feb 25 09:25:34 CST 2021  浏览次数:504次  发布人:姜利涛 发布来源:微尘微视界

从近期水稻收购价来看,早稻、中晚稻、粳稻的市场收购价波动幅度不大,环比涨幅分别为0%0.5%-0.1%。早稻的收购价为1.15-1.55/斤,中晚稻的收购价为1.22-1.96/斤,粳稻的价格区间为1.3-1.75/斤。价格波动相对大的是浙江地区的粳稻,环比下跌2.5%,平均收购价为1.39/斤,与其他粳稻产区相比,价格是偏低的。上涨幅度较大的为云南地区的中晚稻,环比上涨1.9%,当地稻谷收购均价为1.49/斤。稻谷价格表现较好的地方为广东和广西地区,中晚籼稻的最高价分别为1.83/斤和1.96/斤。

 

随着天气的回升,农民春耕的日子也在临近,很多农民有年后卖粮变现的习惯,对水稻价格的关注度会比较高。一方面是想在相对高价出售,这样可以获得较好的收入;另一方面是希望水稻价格能够像玉米、大豆价格那样稳步上涨,这样下半年收割时收入上更好些。特别是这两年国际粮价明显上涨,农民和贸易商都比较看好后市,认为主粮品种也有上涨的空间,一定程度影响着粮源流通性,部分农户惜售现象较为明显。年后水稻价格能否上涨?微尘微视界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2021年水稻托市收购价存在较大上涨预期

 

2021年水稻托市收购价暂未发出,但从目前市场反馈的情况看,基本上是看涨的,相关方面也有表态,要适当提高水稻收购价。2020年早稻、中晚稻的托市收购价与2019年相比均有所提高,只不过上涨的幅度不大,均为0.01/斤。在2021年水稻托市收购价未发出之前,市场上猜测的心理会较多,这也使得基层农户、贸易商等较为谨慎,这种不确定性因素反而容易推高稻谷市场收购价。如果近期发出2021年稻谷托市收购价,也的确有一分钱以上的涨幅,那么会带动现货市场稻谷价格上涨。比如2020年,大部分水稻主产区未启动托市收购,主要是因为市场收购价要高于最低收购价,江西地区的早稻虽然有执行托市收购,但后期的价格走势并没有持续低迷。

 

二、玉米、大豆价格处于历史高位,对稻谷价格形成利好

 

2020年开始,玉米、大豆价格就迎来不平凡的走势,东北主产区玉米价格先是突破1/斤大关,随后向1.2/斤靠拢,创下了近5年来的新高。大豆收购价的涨幅更加明显,往年东北主产区的大豆收购价为1.6-1.8/斤,而如今大豆收购价已突破2.5/斤,少数地区甚至达到3/斤,这样的涨幅一定程度上会提高种粮收益。不过,玉米、大豆价格上涨,也会带来一些其他的问题,那就是养殖成本在增加,一些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就不得不选择一些替代品,而水稻、小麦等品种,又是主要替补对象。饲料需求的增加,拓宽了稻谷的消费市场,会使得稻谷市场活力增加,更容易推高粮价。

 

三、中晚稻旺季收购基本结束,存在行情炒作预期

 

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质储备局219日发出的收购数据,截至20211月底,全国粳稻累计收购了3297万吨,中晚稻累计收购了2570万吨,中晚稻的旺季收购基本结束。通常情况下,基层粮源售粮高峰过了后,粮食价格就容易迎来上涨行情,这种现象也比较正常,毕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新季粮源供应量减少,而年后深加工企业陆续恢复,稻谷的消费量会有所增加,容易带动稻谷价格上涨。另一方面,水稻旺季收购结束后,也正是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市场上可炒作的因素也比较多,稻谷价格迎来上涨行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主粮品种宏观调控力度较大,水稻价格不可能大涨

 

水稻跟玉米、大豆等粮源有所不同,其价格保持基本稳定是有必要的,受宏观调控的影响,无论外围市场农产品价格如何波动,稻谷的价格仍然在可控范围内,哪怕有上涨的空间,但这种涨幅不会很明显,更不会出现非理性上涨。种植户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即使进口大米价格上涨较为明显,国内的稻谷价格也不会有大涨,因为稻谷市场并没有出现粮源不足的现象。今年25日和210日,临储稻谷竞价销售并没有100%成交,综合成交率分别为34.61%27.7%,溢价情况也不太理想,这也说明市场上并不缺稻谷,如果后期加大临储稻谷投放量,那么稻谷价格也就容易出现天花板。

 

总之,年后农民有售粮需求时,不妨多留意当地的粮源收购情况,如果大部分农民已经出手,或者没有明显售粮的意愿,那么年后选择兑现,是比较好的时机,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种粮的效益。当然,对于后期的稻谷价格,也不宜盲目可观,收购均价想要达到2/斤,其难度是不小的,短期来看基本上实现不了;同时,也不用过于悲观,稻谷价格同样跌不下去,也不太可能低于1/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