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小麦信息 > 品种信息> 资讯详情

国内新麦购销“量增价升” 美农报告利空国际麦价

时间:Mon Jul 17 14:20:15 CST 2017  浏览次数:236次  发布人:缪欣

摘要:国内主产区全部启动小麦最低价收购很大程度上提振市场信心,市场购销心态发生改变,新麦收购进度或将加速;国际小麦近期持续保持上涨势头,因美国农业部全球小麦供需报告意外利空,国际麦价终止上涨。

 

一、主产区全部启动小麦最低价收购 新麦收购进度或将加速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小麦播种面积34723万亩,比上年减少354万亩,减少1.0%;小麦产量12735万吨,增产107万吨,增长0.9%。国内主产区全部启动小麦最低价收购很大程度上提振市场信心,市场购销心态发生改变,这或将加快新麦收购进度。自711日起山东临沂、滨州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当前江苏地区新麦收购已步入尾声,新麦收购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以及河北地区。随着鲁冀地区小麦最低价收购启动,新麦市场行情走势打破近期持续围绕最低收购价徘徊的格局,局部区域上涨较为明显。截至710日,主产区累计收购小麦数量4307万吨,同比增加1294万吨;其中616-20日新增收购量727.7万吨,621-25日新增收购量609万吨,626-30日新增收购量639万吨,71-5日新增收购量416万吨,76-10日新增收购量628万吨。据市场监测,截至7月中旬,江苏泰州泰兴地区新麦到厂价2380-2400/吨,安徽蚌埠怀远地区新麦到厂价2360-2380/吨,河南焦作武陟地区新麦到厂价2360-2380/吨,河北邢台柏乡地区新麦到厂价2420-2440/吨,山东济宁梁山地区新麦到厂价2360-2400/吨。截至714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1709合约期价报收于2571/吨,较77日持平,期间最高价2590/吨,最低价2565/吨。

 

二、新麦扩大抢占陈麦需求 拍卖成交延续低迷

 

小麦拍卖市场自6月中旬以来保持“高投放、低成交”态势。711日小麦拍卖市场投放粮源数量303.4218万吨,实际成交数量0.9194万吨,平均成交率0.30%,成交均价2457/吨。相比之下,74日小麦实际成交数量2.1223万吨,平均成交率0.70%,成交均价2432/吨。从近期各年份小麦成交情况来看,2013年产小麦连续6周流拍,2014年产小麦周度最高成交量仅为0.9646万吨,2015年产小麦周度最高成交量仅为0.78万吨,2016年产小麦周度最高成交量1.0419万吨。从近期主要地区成交情况来看,除河南、新疆能每周保持有成交外,江苏、安徽、河北、山东、湖北均间歇性的出现流拍。

 

三、美农全球小麦供需报告意外利空 国际麦价终止上涨势头

 

近期国际小麦受天气忧虑提振,其市场行情走势较为强势,但供需仍处于宽松格局。美国农业部7月全球小麦供需报告预计全球2016/17年期末库存预估为2.5805亿吨,6月预估为2.5643亿吨;全球2017/18年期末库存预估为2.6060亿吨,6月预估为2.6119亿吨;其中美国2017/18年度小麦年末库存预估为9.38亿蒲式耳,6月预估为9.24亿蒲式耳;欧盟2017/18年度小麦产量预估为1.50亿吨,6月预估为1.5075亿吨;中国2017/18年度小麦产量预估为1.30亿吨,6月预估为1.31亿吨;中国2017/18年度小麦进口预估为300万吨,6月预估为300万吨。俄罗斯小麦出口价格连续八周上涨,蛋白含量12.5%的俄罗斯小麦在黑海地区的报价为194美元/吨,8月交货,FOB价。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作物进展周度报告显示,截止到201779日,美国6个春小麦主产州的春小麦抽穗率为79%,去年同期89%,过去五年同期的均值为74%。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出口检验周报显示,截至201776日的一周,迄今为止,2017/18年度(6月至次年5月)美国小麦出口检验量为334.0523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265.7584万吨,同比增长25.7%。因头号产区北达科他州在6月和7月份出现酷热少雨天气,导致作物生长受到不利影响,美国农业部预计春小麦产量创下2002年以来的最低值。在经历前期大幅上涨之后,美麦期价出现阶段性回落。截至714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美软红冬小麦7月合约期价报收于512.75美分/蒲式耳,较77日的532.25美分/蒲式耳,下跌19.5美分/蒲式耳,跌幅3.66%;期间最高价559.25美分/蒲式耳,最低价507美分/蒲式耳。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6月份进口谷物及谷物粉212.3万吨,5月份进口谷物及谷物粉198万吨;1-6月份谷物及谷物粉进口总量为1315.1万吨;去年同期累计为1302.4万吨,同比减少2.8%

 

四、国内面企新麦“量价”控制严格 下游产品行情“粉弱麸强”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1-5月份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561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2689亿元,增长8.4%。当前国内面粉加工企业开工率处于年内低位,面粉市场走货较差,面粉市场价格持续弱势运行,面粉加工企业因经营处于困境导致其对粮源的成本接受度不高,尤其是在加工需求疲软且流通市场粮源阶段性供给较为充足的情况下。国内面麦均价价差在近期持续扩大之后有所回落,据统计,截至7月上旬,国内特一级小麦粉与三等白小麦均价价差1020-1025/吨,较6月中旬的1070-1075/吨,回落45-55/吨。因面粉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出于成本考虑,面粉加工企业挺麸皮价格意愿明显增强。据市场监测,截至7月中旬,安徽蚌埠怀远地区面企特精粉出厂价3000-3040/吨,麸皮出厂价1640/吨;河南焦作武陟地区30粉出厂价3080/吨,麸皮出厂价1540-1560/吨;河北石家庄辛集地区30粉出厂价3160-3200/吨,麸皮出厂价1480-1500/吨。

 

五、国内麦市平稳中寻求方向 最低价收购力度主导麦价走向

 

在鲁冀地区小麦最低价收购启动提振下,新麦收购进度有所加快,最低价收购成为新麦价格的坚实支撑,部分区域麦价底部重心有所上移,但由于流通市场粮源供给仍较为充裕,麦价上行动力仍显不足。新麦市场行情的启动仍需以流通市场新麦不断消化为前提。由于麦价高开高走至最低价收购价后持续徘徊运行,且低位运行时间较短,这使得麦市贸易空间较为狭窄,在新麦市场行情仍未启动的情况下,部分粮食贸易商持有粮源的利润空间已被成本所吞噬,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主产区小麦最低价收购力度仍为后期麦价走向的关键,由于区域间产需格局以及最低价收购进度不一,这或将使得后期区域间打破当前麦价价差狭窄的态势。建议后期密切关注主产区新麦最低价收购进度以及用粮主体自身粮源库存消化情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