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重点推荐> 资讯详情

春玉米陆续上市 深加工企业收购价微调

时间:Mon Aug 26 15:40:48 CST 2019  浏览次数:298次  发布人:姜利涛 发布来源: 粮油市场报

近期,鄂豫苏皖鲁等省春玉米陆续收获上市,由于水分偏高,以销往深加工企业为主,大部分销往华北本地,小部分销往西北地区。受此影响,部分地区深加工企业开始下调玉米收购价格。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及母猪存栏持续下滑,饲料企业采购谨慎,加之深加工企业处于传统停机检修季,玉米需求下降;临储玉米处于集中出库期,东北贸易商手中2018年产玉米也有出库意愿。华北黄淮及两湖新季春玉米上市,市场供应充足,临储玉米到货成本支撑下,现货价格以稳为主。

华北局部地区玉米价格微跌

821日,华北地区深加工企业国标二等玉米收购价:山东寿光20602070/吨,周环比持平,枣庄20502070/吨,下降10/吨;河北石家庄20502060/吨,持平;河南周口20602080/吨,下降10/吨。

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国标三等玉米收购价:黑龙江绥化17801790/吨、齐齐哈尔17401750/吨,吉林松原18001810/吨,辽宁铁岭18301840/吨,内蒙古呼和浩特18801890/吨,周环比均持平。

近期,湖北、河南、江苏、安徽、山东等省的春玉米陆续收获上市,由于水分偏高,以销往深加工企业为主,大部分销往华北本地,小部分销往西北地区。受此影响,山东枣庄、临沂和泰安等地的部分深加工企业开始下调玉米收购价。

玉米现货市场稳中有降,期货市场则继续下跌。821日,大商所玉米近月1909合约收盘价1842/吨,周环比下跌32/吨,跌幅1.7%;近两周累计下跌75/吨,跌幅3.9%;主力合约2001收盘价1905/吨,周环比下跌9/吨,跌幅0.5%;近两周累计下跌60/吨,跌幅3%。当前期现价差-23/吨,考虑到1909玉米合约套利成本约35/吨,套利将亏损12/吨。1909合约临近交割,多头接货信心不足,期货价格持续下跌。

南北港口玉米价格涨跌不一

821日,辽宁鲅鱼圈港国标二等玉米收购价18701880/吨,周环比上涨10/吨;锦州港国标一等玉米收购价18801890/吨,持平。截至816日的一周,北方四港玉米周度下海量51万吨,港口库存降至277.9万吨,比前一周下降43万吨,比年内的最高库存下降230万吨。北方港口玉米集港量处于    低位,且对南方港口的装船需求增加,这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但期货价格走低,广东港口库存逐渐恢复,后期北方港口玉米价格仍将以稳为主。

821日,广东港口散船国标二等玉米报价19701990/吨,周环比下跌30/吨。

北方港口二等玉米主流平舱价为19201930/吨,折算至广东港口二等玉米到货成本为20102030/吨,南北散船玉米即期发运倒挂40/吨。广东港口玉米库存32.8万吨,周环比下降0.2万吨,虽然周环比数据下降,但自上周五广东港口玉米库存降至27万吨的近29个月低点以来,广东港口玉米库存已经处于恢复状态。本周北方港口发货的玉米集中到港,后期港口库存仍有望回升,加之现货成交低迷及期货市场价格下跌,贸易商挺价心态减弱,报价下调。

后期酒精消费好转提振价格

821日,玉米酒精(普级酒精,含税价)出厂价:黑龙江肇东48004850/吨,周环比增加50/吨;吉林四平49005000/吨,持平;山东56005700/吨,下降100/吨;河南南阳5200/吨,增加100/吨。DDGS(蛋白含量26%,脂肪含量10%)出厂价:黑龙江肇东1650/吨,吉林四平18001850/吨,周环比均持平;河南南阳2000/吨,上涨50/吨。

截至820日的一周,国内玉米酒精行业开工率为41%,周环比下降1个百分点,月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东北地区酒精企业开工率为43%,同比增加11个百分点;华北地区酒精企业开工率为38%,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

综合考虑折旧等因素,吉林四平酒精企业加工1吨玉米理论利润为-38元,周环比下降8元,同比下降244元;河南南阳加工1吨玉米理论利润-90元,周环比增加14元,同比下降232元。当前酒精企业仍处于停产检修季,行业开工率大幅下降,市场供应量有限且加工亏损,企业有较强的挺价意愿。随着中秋、国庆备货逐渐启动,酒精消费需求将走出低谷,提振酒精价格,预计后期酒精价格将小幅上涨。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DDGS需求保持低位,持续压制其价格,但开工率下降后,DDGS供应下降又对价格有一定支撑。当前,DDGS价格跟随豆粕走势,后期如果豆粕价格保持坚挺,DDGS有望跟随上涨。

产区墒情良好利于玉米生长

当前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中东部等地春玉米大部处于吐丝至乳熟期,苗情监测结果表明,截至816日的一周,全国春玉米一、二类苗占比分别为38%59%,与上周相比,一类苗比例增加3个百分点,二类苗减少4个百分点;华北、黄淮、西北地区东部夏玉米大部处于开花吐丝期,局部仍处于拔节期,全国夏玉米一、二类苗占比分别为24%72%,与上周相比,一类苗比例减少1个百分点,二类苗增加1个百分点。

8月上中旬是玉米关键授粉期,黑龙江大部、内蒙古东部、吉林西部气温偏低,低温阴雨寡照天气不利于玉米授粉结实。但总体而言,全国大部农区光温条件好,墒情适宜,利于秋收作物产量形成。

东北及华北玉米主产区降水普遍偏多,部分农田出现渍涝灾害,市场人士担心玉米产量受到严重影响。从历史上看,2013年也属于降水偏多的年份,但当年全国玉米单产明显增长,东北三省一区玉米单产均创下当时的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吉林玉米单产达到7.828/公顷,至今仍是最高纪录。如此看来,玉米生长关键期雨水偏多,对单产的影响可能利大于弊。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9年玉米播种面积为4153万公顷,同比减少59.9万公顷,减幅1.4%;单产为6.15/公顷,同比增加0.04/公顷,增幅0.7%;总产量为2.554亿吨,同比下降193万吨,降幅0.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