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饲料原粮类信息 > 品种信息> 资讯详情

近期国际大豆市场逻辑梳理

时间:Wed Nov 23 14:34:15 CST 2016  浏览次数:223次  发布人:聂铭辰

国际大豆价格在底部区间震荡已经维持了3个多月,在这三个多月中,美豆指数底部940美分左右、顶部1010美分左右反复被测试,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突破。就微观层面而言,在南美大豆上市之前,我们认为目前国际大豆供需并不存在特别突出的矛盾。

供应方面,16/17年度G-3国家产量增加1753万吨,目前我们暂且不去讨论G-3国产量将如何调整。原因是,首先市场已经不会去交易美国大豆的产量,美国16/17年大产量格局已经是市场共识;其次,南美产量方面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南美的天气,目前市场并没有交易实质减产的预期,但只要天气的不确定性存在,就会在价格里面体现一定的风险补偿。进入1月份之后,南美大豆的产量将会逐渐明朗,市场会逐渐交易南美的产量,以及12月份巴西能够出口的大豆量。往年来看,巴西12月份总计出口大豆量存在较大的波动,出口量高的年份为280万吨左右,而出口量低的年份仅50万吨左右。考虑到巴西大豆种子和设备升级、本年度播种进展快速,我们认为1712月巴西大豆出口应处于历史同期较高的水平。

 

需求方面,16/17年度G-3国家出口和压榨量同比增加930万吨,需求的增量不及产量的增量,这也是市场的普遍共识。如果认可明年南美大豆产量确定前,市场不会重点交易供应端的利空,那么供需中最关键的问题即为如何评估需求。

 

需求中最重要的是G-3国家的大豆出口。目前市场最为关心美国全年出口能否完成目前USDA预估的20.5亿蒲的目标。这一方面要看需求国(中国、非中国)对蛋白的需求情况,另一方面要看美国和南美大豆出口市场的竞争力,这在明年1-2月尤为关键。由于巴西大豆上市前,南美可供出口的大豆供应已经有限,因此明年1-2月美国能否保持竞争力,关键取决于巴西大豆的产量、农民的卖货进度、早熟大豆的收获进度、物流状况等,综合来看,如我们上文提到的,我们认为明年巴西12月份大豆出口量可能会是历史同期较高的水平。需求国中,本来市场预期1112月巨量到港将令国内豆粕供应过剩,但近期国内豆粕成交火爆,开机率很高但油厂的豆粕库存压力并没有随之增加,因而我们需要重新评估中国大豆进口量是否需要上调。

(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