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图片新闻> 资讯详情

农气专家解析2016年“三夏”气象条件

时间:Fri May 27 15:52:59 CST 2016  浏览次数:303次  发布人:缪欣 发布来源:新华网

近日,“三夏”大忙拉开序幕,我国自南向北陆续开始夏收工作。目前,西南地区夏收进展顺利,江淮、江汉、黄淮、华北等地也将陆续开始夏收工作。今年“三夏”气象条件如何?需关注哪些农业气象灾害?夏季病虫害的发展趋势如何?新华网和中国气象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正研级高工郭安红。

 

暴雨强对流仍是今夏关注重点

 

记者:您能否介绍下今年“三夏”的总体情况?

 

郭安红:我们通常将夏收、夏种和夏管统称为“三夏”。夏收主要收获成熟的冬小麦和油菜;夏种是在北方冬小麦收获后种植夏玉米;夏管是指春播作物(如春玉米、一季稻、大豆、棉花等)进入旺盛生长阶段,需要加强田间管理。

 

5月下旬至6月中旬正是夏收的主要阶段。目前,西南地区大部冬小麦、油菜已进入成熟收获期,云南、重庆等省收割进程已接近尾声。预计,江汉北部、江淮北部、黄淮西南部冬小麦将于5月下旬成熟,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南部、黄淮大部和江淮东北部冬小麦将于6月上旬成熟,华北中部、南疆中南部和西北地区东部部分地区将于6月中旬成熟。南疆北部和陕西及甘肃局地的冬小麦将于6月下旬成熟,而宁夏南部、甘肃陇中局部、新疆北部及西藏的冬小麦成熟要到7月份。

 

记者:夏季有哪些农业气象灾害值得关注? 今年的情况是怎样的?

 

郭安红:高温热害、暴雨、洪涝、台风、强对流天气等都是夏季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

 

首先,在夏收阶段,强对流天气如雷暴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会对农作物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大风、冰雹和强降水会造成作物倒伏、受淹,影响已成熟作物的收获,也不利于未成熟作物的后期灌浆。此外,在北方冬小麦开花灌浆阶段,干热风也是需要关注的农业气象灾害,干热风会使小麦灌浆不充分,导致减产。因此,北方麦区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做好灌溉和“一喷三防”工作。

 

入汛以来我国南方降水频繁,暴雨、强对流天气和洪涝灾害是今夏需要关注的重点。东北地区北部初夏需要关注可能出现的低温冷害;江南南部和华南北部预计7月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可能出现高温热害。此外,夏季青海、甘肃等地还需关注干旱对在地作物的不利影响。

 

记者:南方多轮强降雨对作物有何影响?应如何加强防范?

 

郭安红:近期,江南华南的多轮强降雨对早稻控蘖拔节、一季稻适时移栽不利。由于多降水导致气温偏低、雨日多、光照少,对水稻生长发育不利,另外频繁的降水对一季稻移栽作业也造成了阻碍。此外,福建、广西、广东、湖南局地出现暴雨、渍涝灾害,部分低洼农田水稻、旱地作物、经济作物受淹、被毁。建议做好农田排涝降渍,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南方夏收区目前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东部、江淮和江汉。需要关注的是526日至28日,江淮、江汉、江南中北部和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将先后出现的强降水过程,不利于成熟小麦和油菜收晒。建议各地抓住降雨间隙,及时收获、晾晒,确保颗粒归仓。已收获地区注意通风保存,避免发芽霉变。

 

另外,531日至62日,西南地区东部、黄淮南部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还将有一次明显的降雨天气过程。

 

作物病虫害进入活跃时期

 

记者:夏季正是作物病虫害旺盛活跃时期,常见的主要作物农业病虫害有哪些?

 

郭安红:由于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会伴随作物的生长发育,所以夏季有哪些作物旺盛生长,就有相应作物的病虫害活跃。夏季在地作物主要包括玉米、水稻、棉花、马铃薯等,因此主要的病虫害也包括玉米螟、玉米大斑病、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棉铃虫、马铃薯晚疫病等。

 

记者:病虫害与气象因素之间有哪些关系?今年夏季的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是怎样的?

 

郭安红:病虫害的迅速蔓延发展往往取决于气象条件是否有利于该类病虫害发生发展。例如,如果夏季南方降水过程频繁,包括台风影响我国东南沿海次数多,会导致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发展。南方多雨凉夏容易导致水稻稻瘟病发生蔓延。北方夏季多雨也会导致一些喜湿性的病虫害发生发展,例如马铃薯晚疫病在降水偏多的时候容易发生发展,粘虫(二代、三代)会在北方降水过程多的情况下迁入东北和华北危害玉米等作物。

 

入汛以来我国降水偏多,气象条件总体上利于喜湿性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其中,水稻病虫害将呈偏重发生态势,特别是4月以来南方降水过程频繁,早稻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迁入量已经较高,夏季长江流域多降水,对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发展是比较有利的。另外,东北地区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夏季多雨,对于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发展有利。此外,气象条件也利于东北地区和华北玉米螟、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东部稻瘟病的发生发展。

 

524日,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与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专家联合开展早稻病虫害灾情调查。

 

当好监测的“专业外援” 部门联动助力为农服务

 

记者:气象部门对于病虫害的监测预报有哪些服务?与农业部门开展了怎样的合作?

 

郭安红:气象部门从2007年开始,就对病虫害开始进行监测预报。每年4月至9月,在农林病虫害防治关键期或病虫害猖獗期之前,我们利用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业务平台,发布小麦赤霉病和条锈病、水稻稻瘟病和稻飞虱、玉米螟、棉铃虫等病虫害气象条件预报业务服务产品。

 

2009年,农业部和中国气象局签订了制作和发布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报预警信息的协议。至今,双方联合制作并在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中联合发布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报预警信息,内容涉及水稻“两迁”害虫、赤霉病、麦蚜虫、二点委夜蛾、粘虫、马铃薯晚疫病等预报预警信息,帮助农民朋友更好地开展为农服务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