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中晚稻已收割45.8万亩 完成60%
时间:Thu Oct 16 11:18:26 CST 2014 浏览次数:369次 发布人:粮网管理员
发布来源:中华粮网
最近一段时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殷汇镇水稻种植大户刘斌格外忙。当秋收开始后,刘斌还没来得及给自己家的稻田收割,就被别家农户喊去收割中稻了。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刚把镇上的100多位农户的稻子收割完,刘斌顾不上休息一刻,又忙着开始抢收自己家的500多亩单季稻。
“最低有1300元/亩,500多亩大概60万块钱,像我们在家里能有这样的收入比在外面打工要强得多。”刘斌说,今年的单季稻产量之所以有这样,原因有多方面,除了天时更多的得益于优良品种的选用和机插秧技术大面积的推广和运用,与传统栽培技术相比,机插秧更能有效提升水稻的产量。
“每亩有效穗达到16万株,千粒重达到28千克/千粒左右,产量比较可观,实际目前测的产量达到650公斤。”贵池区殷汇镇农技推广站工作人员江龙青说。
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单季稻面积近70万亩,为了提升水稻生产质量和水平,池州市通过深入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建成一大批高产示范区,在示范区里,农业部门针对水稻品种多、乱、杂,主导品种不明确的现象,大力开展水稻良种推广及试验示范工作,精心挑选了十多个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单季稻品种,使全市优质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部分地区的单季稻产量超过750公斤。
10月8日,在贵池区梅龙街道林西圩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安徽项目贵池实验示范区,来自省农委的专家正对实验田里的水稻进行现场考察测产。经实测,示范区内的最低亩产747.04公斤,最高亩产达839.55公斤,平均每亩产量为785.8公斤。“和滁州、六安相比,这个示范区产量最高,因为今年整体气候条件不利,后期灌浆结实期,稻子结实率,特别是充实度、粒重达不到标准,能长到这样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年。”省农技推广总站总农艺师杨惠成说。
“贵池区水稻丰产示范面积约为30万亩,项目专家组集成了旱育秧、机械化育插秧、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通过‘科技特派员+种植大户’的推广体系,使水稻丰产技术深入农户,起到很好的新技术辐射带动作用,克服了前期寡照、雨水不均等不利自然条件,确保项目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贵池区农技推广中心研究员刘春盛说,本次现场考察测产也刷新了池州市单季稻亩产的最高纪录。
眼下,池州市各粮食主产区正抢抓晴好天气,组织机械设备,帮助农民省时省力,加快收割进度。截至10月8日,池州市单季稻已收割入库45.8万亩,占应收面积60%以上,其中机收面积达36.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