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小麦信息 > 品种信息> 资讯详情

购销心态谨慎 新麦市场“托市效应”待显现

时间:Wed Jun 19 14:58:39 CST 2019  浏览次数:441次  发布人:姜利涛 发布来源:南方小麦网

65日安徽启动托市收购之后,江苏612日也在符合条件的相关地区启动了收购预案。以往国家在部分地区启动托市收购后,基本上已把整个小麦市场价格支撑起来,但目前这种带动效应尚未明显体现。

 

据了解,目前湖北、安徽新麦收获已结束,河南新麦机收基本结束,山东、河北小麦收获六至八成。随着各地新麦上市量不断增加,小麦市场新粮上市压力预期开始逐步显现,新麦仍需政策进一步加大引领力度,以活跃市场购销。

 

丰收定局供应压力偏重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和专家实地调查分析,今年夏粮实现恢复性增产,丰收已基本定局。

 

从已上市的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地调查来看,今年新麦容重普遍在780800g/L,部分达800g/L以上,平均比去年提升20g/L。主产区小麦以二等、一等为主,相当于比去年提高一个等级。

 

今年小麦在品种结构上进一步优化。预计全国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占比3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河南优质麦规模种植面积120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360万亩。国家粮油信息中心6月份供需报告预计,2019年全国小麦产量1.32亿吨,比上年增加57万吨。其中,冬小麦产量1.2498亿吨,同比增加43万吨。

 

因国内小麦市场整体供应充裕,加之新麦丰收、有效供给增加、国家小麦最低收购价和拍卖底价下调,各市场主体普遍看淡后市麦价,反映出今年夏收市场面临的压力较往年同期偏重。

 

购销低调市场心态谨慎

 

随着小麦上市量不断增加,市场心态也不断发生改变。由于各地小麦质量差别不大,价差缩小,加之市场透明度较高,小麦市场跨区域流通同比减少。各市场主体观望心态较强,采购行为相对谨慎,贸易商多不看好后期麦市价格,建立新麦库存意愿不高,基本以随收随销为主。

 

据山东临沂农户反映,今年当地小麦质量较好,当前粮商地头收购价为1.031.04/斤,面粉企业收购价在1.10/斤左右,以这样的价格卖出心有不甘。

 

当前,山东聊城新产普通小麦收购价为1.081.15/斤,河北邯郸1.111.16/斤,河南商丘1.101.13/斤,江苏1.051.12/斤。由于安徽最低收购价小麦执行预案已实施一段时间,基层小麦收购价回升,目前淮北贸易商收购价为1.081.10/斤,面粉厂收购价1.121.16/斤。由于南方麦区新麦供应不断加大,加之本地小麦陆续上市,近期华北地区制粉企业仍在压低新麦收购价格。当前,河北石家庄普通新麦收购价1.16/斤,河南新乡1.14/斤,山东菏泽1.135/斤,较6月上旬回落0.0050.025/斤。

 

今年,主产区优质小麦收购价普遍较上年同期低4080/吨。当前,优质小麦收购价:山东菏泽“济南17”为2500/吨,潍坊2480/吨;河北石家庄“藁优2018”为2460/吨,衡水2440/吨;河南新乡“郑麦366”为2450/吨,郑州2440/吨。

 

饲企出现收购新麦现象

 

由于上年夏收期间河南、湖北、安徽等地受到降水频繁的影响,雨后收割的小麦发芽数量较多,部分发芽率较高及毒素超标的小麦不能用于面粉加工,只能用于饲料及工业生产。有机构预计,2018/2019年度国内饲用小麦消费量为180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300万吨,增幅为20%;小麦工业消费为120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250万吨,增幅为26.3%

 

市场反映,近期华北地区部分饲料企业开始采购新小麦。山东寿光某饲料企业容重780g/L的新小麦收购价为2260/吨,潍坊饲料企业容重750g/L以上的小麦收购价2240/吨。当前玉米收购价在2100/吨左右,玉米和小麦价差在140150/吨。由于小麦蛋白质含量较高,当玉米、小麦价差在150/吨以内时,饲料企业愿意在配方中使用一定数量的小麦。据了解,目前山东大部分饲料企业尚未开始采购高品质小麦。

 

今年主产区新麦整体质量大幅提升,小麦大批量进入饲用领域的概率不高。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9/2020年度饲用小麦消费量为150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300万吨,减幅为17%;小麦工业消费为92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280万吨,减幅为23.3%

 

拍卖更多体现心理影响

 

612日,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计划销售298.49万吨,实际成交1.73万吨,不仅明显低于上期成交的10.72万吨,更远远低于销售底价下调后第一次拍卖成交的35.11万吨。

 

随着新麦大量上市,制粉企业已将采购重心转移到新麦上来,少量采购陈麦主要是为搭配新麦使用。由于拍卖小麦与新小麦相比,性价比不占优势,制粉企业参拍兴趣不高。

 

目前主产区2018年及之前年份生产的普通小麦进厂价为23402400/吨,较夏收前下降60100/吨,当前华北地区大部分面粉企业已将小麦收购价调整至新陈同价。

 

市场认为,尽管新麦有一定时间的后熟期,暂时不能大批量投入加工,但制粉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会不断增加新麦的掺兑比例,对陈麦的需求将进一步减少,政策性小麦低成交已成常态,小麦拍卖对市场的影响将更多体现在心理层面。

 

市场期盼加大政策引领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截至610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451.3万吨,同比增加114.5万吨,其中:江苏收购170.3万吨,同比增加14.2万吨;安徽收购89.9万吨,同比增加43.1万吨;河南收购110.2万吨,同比增加90.4万吨;山东收购2.5万吨,同比减少9.5万吨;湖北收购43.8万吨,同比增加11.5万吨;河北收购0.4万吨,同比减少8.7万吨。主产区油菜籽累计收购14.3万吨,同比减少13.4万吨。

 

当前,新麦收购价基本徘徊于国家托市价附近,一些贸易商和粮食经纪人的收购价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部分小麦主产区农户希望尽快启动收购预案,让市场吃下“定心丸”,以此来加大政策对市场的支撑与引领力度。市场预计,后期河南、湖北及山东南部等部分地区很可能会陆续启动托市收购预案。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主产区部分地区托市收购预案启动范围扩大,托市企业收购对市场的引领效应将逐步体现,其他收购主体感觉政策落定,在托市收购带动下亦将纷纷入市收购,小麦市场购销将不断趋于活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