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本网视点 > 粮网看市场> 资讯详情

2012年本网储备晚籼谷交易情况简析

时间:Mon Dec 24 13:48:34 CST 2012  浏览次数:333次  发布人: 系统 发布来源:系统

2012年,本网累计交易晚籼谷121162.9吨,成交85916.01吨,成交均价为2775.41/吨,同比去年上涨了5.14%。具体情况见下表:

2012年本网早籼谷交易情况表

单位:吨、元/

时间

品种

交易量

成交量

成交均价

一月

晚籼谷

357.12

357.12

2564.47/

二月

晚籼谷

3705.57

2099.57

2703.05/

三月

晚籼谷

2927.98

2731.58

2781.95/

四月

晚籼谷

5191.15

4691.15

2661.49/

五月

晚籼谷

6125.77

3598.14

2696.31/

六月

晚籼谷

9774.49

2901.485

2595.32/

七月

晚籼谷

19083.611

10094.611

2582.49/

八月

晚籼谷

12761.58

8592.72

2625.42/

九月

晚籼谷

21696.13

13810.11

2702.32/

十月

晚籼谷

23229.52

21729.52

2707.88/

十一月

晚籼谷

12810

12810

2658/

合计

121162.9

85916.01

2775.41/

(上述成交价格均包含板前费用、水份增量折算等其他费用)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2年本网晚籼谷价格始终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在年初和年末价格有小幅回落,其他时间平稳运行。预计后期晚籼谷价格将仍然保持当前态势,受国家宏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幅度不会很大。

 

二、影响晚籼谷价格走势的因素分析

2012年本网晚籼谷交易所占比重较早籼谷略少,整体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上涨。如下图:

20112012年本网晚籼稻价格走势图

 

 

(一)推动晚籼谷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一是据中国粮油信息中心5月份预测,2012年我国稻谷种植面积为305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67%;预计总产量为20500万吨,比上年增加2.1%。由于国家和农民加大生产投入,各地加强病虫害防治,从总体上看,中晚稻长势良好,具备丰收的基础。

二是国家对粮食安全体系建设支持力度不减,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市明显;根据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昨日发布的2012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今年中晚籼稻的最低收购价为每市斤1.25元(折合每吨2500元)。

三是粮食的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导致晚籼稻价格水涨船高。据调查和初步预算今年中晚稻种植成本由于种子、化肥、农药的成本增加导致整体成本增加,加上服务费用和人工成本将上升,估算2012年中晚稻每亩总成本717.25元。

 

(二)抑制晚籼谷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一是最新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各类大米187.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38.6万吨。其中9月份进口大米23.4 万吨,环比下降0.6万吨,但是同比仍然增加了20.9万吨。从近几个月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进口大米数量已经稳定在20万吨/月的水平。进口地主要来源于越南、巴基斯坦和泰国,其中从越南进口的数量占比为72%。进口米品种主要是具有一定价格优势的低价米,例如5%破碎率的越南大米到港价较国内同等规格的早籼米便宜近0.15/斤,仍然具备较强的价格优势。因此,进口米贸易将成为我国稻米特别是籼稻米市场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是受终端大米需求不旺影响,加工企业的开工率较往年同期有明显下降,对晚籼稻价格造成一定影响。

三是与往年相比,今年稻谷的提价幅度虽然较大,但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幅度、农民种植粮食作物和种植经济作物以及打工收入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与稻谷的市场价格价格相比,也有较大的距离。

 

三、后期展望

 

综合考虑,预计2013年晚籼稻市场的整体运行将呈小幅上涨态势。由于面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发达国家债务危机、自然灾害以及不断提高的种植成本,我国稻米市场的运行也将面临诸多挑战。在供需关系、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引导的共同作用下,预计全年稻米价格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整体波动幅度将超过2012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