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重点推荐> 资讯详情

粮食产量年年丰收 为何是“进口国”?

时间:Fri Oct 23 10:48:46 CST 2020  浏览次数:591次  发布人:姜利涛 发布来源:金十数据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事关民生之本,可以说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今年以来,全球粮食生产的不稳定性因素增多,“粮荒”话题一时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中国粮食安全是否有保障?答案是肯定的:中国不会发生粮食危机!而且中国曾经还是粮食出口国!

 

每年进口上亿吨,中国长期成为了粮食净进口国

 

这些年来,中国粮食年年丰收,粮食产量已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除了每年的新粮,中国还有大量的储备粮,库存稻麦可供全国吃一年以上。但奇怪的是,粮食年年丰收,粮仓满满,中国却从之前的粮食“出口国”变成了“进口国”!自2015年中国粮食进口就维持在1亿吨以上,为何会发生这种转变?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进出口长期处于平衡状态,一些年份还出现粮食净出口。尤其在1997年之后,中国粮食维持了60年代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净出口局面,但这个局面在7年后发生了转变。

 

2004年是中国粮食进出口的分水岭,中国粮食进出口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了。数据显示,不包括大豆在内,2004年,中国粮食由上年净出口1991.7万吨转变为净进口495.8万吨。自2004年以后,中国长期成为了粮食净进口国。

 

中国为什么长期成为粮食净进口国?三大原因可解释

 

首先,进口粮食更划算了。中国长期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完全不是因为中国自己生产的粮食不够用,而是因为国内外粮食的巨大价差所致。国内稻谷、小麦、玉米几个粮食品种的市场价格总体上比国际粮食市场价格高30%-50%。正因为价格的驱动,即使国内的粮食有库存,足够自足,依然会进口粮食。

 

近年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掉头向下,而中国为了保护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在2008年之后持续多年对稻谷、小麦等进行托市收购,对粮价进行兜底。这是国内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主要原因。

 

另外,国内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低,相对很多欧美国家农场化经营,效率较低;而且美国、欧盟等国家,对出口的农产品有政府补贴,使其农产品可以倾销到他国。这也是国内粮价高于国际粮价的两个重要原因。企业购粮肯定是希望更低的价格,于是国际上便宜的粮食就进来了,这就导致国产粮入库,国外粮入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