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Mon Sep 10 14:41:30 CST 2012 浏览次数:318次 发布人: 系统 发布来源:系统
2012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0%。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1.8%;食品价格上涨3.4%,非食品价格上涨
1.4%;消费品价格上涨2.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0%。1-8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9%。
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6%。其中,城市上涨0.6%,农村上涨0.6%;食品价格上涨1.5%,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上涨0.7%,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2%。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8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1.08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上涨23.8%,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
0.60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9.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6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5.6%,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
0.14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3.2%,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9个百分点;油脂价格上涨4.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6
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6.6%,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52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18.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
0.71个百分点);蛋价格下降3.2%,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3个百分点。
烟酒及用品价格同比上涨3.0%。其中,酒类价格上涨6.5%,烟草价格上涨0.5%。
衣着价格同比上涨3.1%。其中,服装价格上涨3.5%,鞋类价格上涨1.9%。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0.0%,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0.1%。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同比上涨1.3%。其中,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2.9%,医疗器具及用品价格上涨2.0%,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0.8%,西药价格上涨0.4%。
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下降0.8%。其中,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1.8%,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下降3.0%,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0%,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4.8%,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0.7%。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4%。其中,文娱费价格上涨1.9%,旅游价格上涨1.8%,教育服务价格上涨1.5%,文娱用耐用消费品及服务价格下降5.2%。
居住价格同比上涨2.2%。其中,住房租金价格上涨3.0%,水、电、燃料价格上涨3.0%,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0.4%。
据测算,在8月份2.0%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0.6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4个百分点。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8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约0.49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4.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
0.39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8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1.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
0.05个百分点);蛋价格上涨8.2%,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7个百分点;粮食和油脂价格分别上涨0.6%和0.7%,两项合计影响居民
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3个百分点;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下降3.3%和1.7%,两项合计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10个百分点。
8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1%。其中,居住价格上涨0.4%,烟酒及用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均上涨
0.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持平(涨跌幅度为0);衣着价格下降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中,旅游价格上涨0.2%;居住中,水、电、
燃料价格上涨0.6%。
附注
1、指标解释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简称CPI)是度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综合反映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2、统计范围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涵盖全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
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262个基本分类的商品与服务价格。数据来源于全国31个省(区、市)500个市县、6.3万家价格调查点,包括食杂
店、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市场、专卖店、购物中心以及农贸市场与服务消费单位等。
3、调查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方法抽选确定调查网点,按照“定人、定点、定时”的原则,直接派人到调查网点采集原始价格。
相关评论:应多措并举稳定农产品价格(经济参考报)
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CPI同比增幅反弹至2%,鲜菜价格大涨23.8%。另据商务部重点监测的8月份价格数据,粮食、蔬菜等价格均有所上涨,其中蔬菜价格呈现较明显的季节性运行特征。
对于农产品价格上涨趋势,不少网民担忧可能引发新一轮通胀。很多网民表示,蔬菜、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牵动着百姓敏感的神经,建议相关部门多措并举稳定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涨价明显
百姓每天都要接触的粮、菜价格再度进入涨价行列,使不少网民担心相关产品价格将走入周期性涨势。
署名周子勋的博客文章说,粮价是百价之基。从全球范围看,大宗商品特别是粮食价格的剧烈波动,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和关注焦点。国际粮价的大幅上涨,并不
是单一因素所致,这里既有供需基本面的因素,也有资金方面的因素。从整个农产品生产形势而言,粮价带动物价上涨将是一个长周期性的问题。
蔬菜和粮食价格上涨已反映在了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的走势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8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
2.0%。8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1.08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上涨23.8%,鲜果价格上涨
9.7%,粮食价格上涨3.2%,油脂价格上涨4.5%。
网民指出,CPI涨幅再上“2”,这背后的两大重要推手一个是菜,一个
是粮,这与近期百姓的实际感受相符。这两样生活必须品价格上涨,尤其是鲜菜价格上涨20%多,其背后有季节性因素,但也有农业生产及运输销售方面体制机制
的不合理因素,并已给普通百姓生活带来了负担,尤其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影响不可小觑。
谨防CPI反弹
网民警示,随着农产品涨价势头渐强,要防范新一轮通胀周期的到来。
署名谭浩俊的博客文章说,从国内情况看,农产品价格的周期性上涨、结构性上涨甚至全局性上涨,将是CPI能否稳定、通胀压力会不会加大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农业部公布的数据,进入8月,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快速突破200点,目前已回到了3月份的年内高位。而前几次CPI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就是以农产
品价格上涨为焦点、带动了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而且,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国际粮食价格也有可能出现上涨,随着我国粮食进口数量增加、比重加大,难免也
会对CPI产生一定冲击和影响。因此,对通胀的控制不能放松,要防止物价出现新一轮的上涨。
周子勋的博客文章说,通胀抬头的倾向
已经显现。以大豆为例,中国是大豆原产地,也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其中中国进口大豆70%来自美国,而受美国大旱影响,美国粮价上涨将使中国受到显著
影响。一旦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上涨,国内大豆价格就会跟涨,接着豆饼、饲料涨价,最后传导至肉禽蛋奶。因此,国内对于以粮价为代表的通胀因素绝对不能掉以轻
心。
应多措并举稳定价格
针对此轮蔬菜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可能引发的通胀担忧,网民建议在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前提下,从扩大种植范围、整治乱收费等方面切实稳定农产品价格。
针对蔬菜的生产与销售,网民提出了稳定价格的建议:希望国家针对今年蔬菜主产区遭受洪涝病害减产情况尽快采取措施,通过给菜农发放生产性补贴、扩大“蔬菜标准园建设”覆盖范围、取消“农超对接”乱收费等方式,稳定蔬菜价格。
博主李晶建议对农产品的转销进行管制,建立农村合作社向农民直接收购农产品。通过合作合理制定农产品价格,由合作社直接销售,不经转销商的农产品一来可
保障农民基本利益不受损失,二来通过控制中转环节使消费者买到更安全优惠的产品。此外,应提高农产品种植补贴。只有政府大力扶持,增加农民种植补贴,才会
有人愿意种植农作物。
荆楚网署名袁宝的文章也认为,粮食价格上涨与流通费用不无关系。据调查,粮食流通费用占到了粮食价格的
30%以上。落后的流通方式、杂乱的收费,是食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因此,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加强流通环节的收费管理成为抑制食品价格上涨的头等大事。
在引致食品价格上涨的因素中,政府要做的,是从增加供给和抑制需求两方面入手,切实保证耕地面积,实实在在增加农业收入,努力提高抗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
地增加农产品供给,同时加强货币政策调控,保持合理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严厉打击农产品的投机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