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大豆信息 > 品种信息> 资讯详情

国内大豆猛炒,猛涨!

时间:Wed Dec 11 09:46:44 CST 2019  浏览次数:1063次  发布人:姜利涛 发布来源:杂粮通

国内大豆价格自11月初至今持续上行,考虑到政策支撑以及对后期市场供应偏紧的预期,现货市场价格可能维持偏强运行格局。

 

供应预期偏紧抢收热情较高

 

近两周,东北地区大豆现货市场炒作氛围愈发浓厚,供需主体看涨态度一致,虽然气温下降伴随降雪,但收购主体入市热情并未降温。在中储粮调升价格之前,市场价格已经持续上行1个月时间,不过价格在11月最后一周上行幅度加大,黑龙江黑河嫩江、北安及绥化等地筛选商品大豆收购价迅速从3540/吨上调至36003660/吨,哈尔滨益海、吉庆等地油豆原粮报价3400/吨,之前一周油豆原粮报价在3340/吨左右。11月末至12月初,中储粮哈尔滨、大杨树、敦化等地储备库相继上调,国标三等大豆入库价至35003560/吨,市场看涨情绪被推至高峰。贸易收购主体以及加工主体备货量大大高于上年同期,农户余粮消耗进度加快,不良天气影响送粮车装运,加之运费上调叠加农户惜售等,进入12月份,各区域报价继续上调。

 

国产榨利降低企业开机仍高

 

本周,国产大豆压榨利润降至134/吨左右,11月最后一周利润在200/吨左右,主要受原粮价格上涨且豆粕、豆油价格走低拖累。11月份国产大豆黑龙江地区加工量预计在30万吨左右,去年同期加工量在15万~20万吨之间,因榨利处于中等偏高水平,目前厂家积极生产。而且九三工厂长春、铁岭地区继续停产,受进口大豆紧缺影响,华北地区豆粕产出减少提振东北地区豆粕销量增加,也为国产豆开机率的提升提供了助力。

 

没有临储拍卖历史年份重现

 

从历史数据看,2019/2020年度东北大豆价格走势与2016/2017年度极为相似。对比可见,2016/2017年度黑龙江大豆受旱灾减产,当年度产量仅454.1万吨,豆价从201610月上市开始持续上行,10月下旬严查超载超限致使大豆外运受阻,加之中储粮跟随市场不断调升入库价格,市场价格不断被推涨,一直持续到20174月才转弱。不过豆价下跌幅度并不大,并且在20175月至9月仍在39004000/吨区间高位运行,主要因市场余粮紧缺,且当年没有临储大豆拍卖。

 

两个年度的相似之处是均无临储拍卖,且均有中储粮提价,大豆受灾单产降低;不同之处是2019/2020年度大豆总产量增至640万吨,全年度需求特别是压榨需求预期增加。虽然没有临储拍卖,但市场人士普遍预期一次性大豆储备会在后期进行拍卖,即便拍卖也可能是顺价出售,以往3000/吨底价的陈豆很难再现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