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豆粕价格走势逻辑推升豆粕期价
时间:Thu Jan 07 10:23:09 CST 2016 浏览次数:306次 发布人:吴丹凤
对于大豆市场的短期因素分析,市场关注的焦点仍集中在巴西天气及潜在扰动因素;阿根廷库存释放;国内进口大豆月度进口量;油厂豆粕库存及下游需求,当然汇率贬值也是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侧重于此展开。
一、巴西进入天气周期,马托格罗索州干旱影响短期不足为虑
在豆类市场短期尚无推动的交易因素出现时,美豆整体反应市场大的供需逻辑,维持弱势下跌为主。2015年12月17-18日,巴西马托格罗索州的干旱牵动市场的神经,马托格罗索洲的大豆产量占巴西大豆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市场的关注焦点集中在干旱的持续性及影响力度上,美豆也以大涨5%回应了市场的担忧。各关注豆类市场人士对NOAA关于马托格罗索州天气展望的关注也到了空前地步,遗憾的是降雨浇灭了刚刚燃起的预期,在主逻辑回归施压,美豆遭遇迎头棒喝尽吞前期涨幅仍继续下挫。
对于马托格罗索州干旱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是不能置之不理的,其中马托格罗索州官方下调马州产量100万吨,市场调查机构普遍下调巴西2015/16年度大豆产量100-200吨,预计2016年1月12日的美国农业部将下调巴西产量数据。不过对于尚未进入明显关键生长期的大豆而言,大豆育种技术进步及1月份的天气可能会弱化市场的反应,美豆对巴西天气因素的风险升水仍存,短期的产量下调及天气不确定性将对全球大豆形成一定支撑。
那么市场关注的弱势扰动逻辑可能是亚洲锈病的发生概率大幅增加,对于感染此种真菌的大豆,单产降幅最多高达55%左右,而且农药的支出也将抬高大豆的种植成本。“巴西政府研究机构成立的监测机构――巴西抗亚洲锈病联盟称,厄尔尼诺天气给巴西南部地区带来暴雨天气,9月份以来巴西已发现167例亚洲锈病,高于上年同期的95例;南部帕拉纳州的病例最高,达到82例,高于上年同期的24例;其次是南里奥格兰德州,发现49例,高于上年同期的21例。”,此需持续关注蔓延趋势及后续市场关注因素变化。
二、阿根廷逻辑预期发展,短期难有利多
对于阿根廷而言,由于原豆出口量每年变化幅度较小,在难有极端天气的背景下,阿根廷常以被忽略的存在。那么今年或许会发生一定变化,毕竟关税下调及汇率管制放开激发了阿根廷大豆出口意愿,阿根廷大豆对全球的影响将逐步提高,阿根廷天气因素将有望与巴西比肩。目前阿根廷种植生长整体无虞,大豆种植面积上调或许是潜在利空之一,待12日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明确。目前市场关注点仍集中在阿根廷大豆库存产生流动性对全球大豆市场的冲击,那么从11月份中国进口大豆进口量在739.345万吨的来源国来看,美豆同比下降8.85%,阿根廷大豆同比上升44.14%,这也验证了先前预期的南美大豆分羹北美大豆市场份额,这种冲击仍将持续。
三、美豆月度平衡表难有大调整,月度进口量下降
1月12美国农业部将公布2016年第1份供需平衡表,收割面积、出口等数据短期尚未看到明显的调整空间,目前关注的点可能集中在单产上面, 48.3蒲式耳/英亩的单产有望继续上调,而单产下调目前尚未看到空间。
根据最新船期来看,2015年12月进口大豆到港量在810万吨左右,同比下降40万吨左右;2016年1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在650万吨,同比下降30-40万吨。可以预计2015年12月-2016年2月的大豆进口量将同比下降,这将对短期现货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四、压榨企业库存,下游需求备货
从目前得到的数据来看,油厂开工率上升,但无库存压力,而且豆粕可执行合同下降,不过下游饲料豆粕库存偏低是关键的因素。目前下游饲料厂开始逐步建立豆粕库存,而1-2月份进口大豆预期到港量同比下降,加之开工率上升,豆粕现货价格有望维持坚挺。
五、后市展望
综合来看,目前巴西进入天气周期,天气的不确定性将推升美豆的天气升水,马托格罗索州干旱影响将体现在12日美国农业部的供需报告上来,巴西大豆2015/16年度大豆产量有望下调,巴西大豆亚洲锈病的发生例高于去年同期,短期来看巴西大豆存锈病蔓延风险并因此抬升大豆种植成本,其中的巴西大豆产量下调及天气风险升水仍存,巴西大豆整体微弱利多。短期而言,国内豆粕价格将主要受油厂开工率上升、豆粕库存下降及偏低豆粕库存的饲料厂备货,1-2月份的大豆进口量同比下降将是潜在的明显利多因素,如果南美如上因素利多凸显,国内豆粕将维持较为坚挺局面,当然人民币的贬值也是支撑进口成本上升的因素之一,汇率贬值的风险升水能否在盘面上予以支撑,尚待明确。整体来看,国内1月份豆粕期现货市场都有望维持坚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