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Tue Dec 03 13:35:06 CST 2013 浏览次数:475次 发布人: 系统 发布来源:系统
9-11月份,本网累计交易早籼谷30901.723吨,成交23172.454吨。其中9月份交易16799.06吨,成交16276.06吨,成交均价2208.19元/吨,,成交均价环比上月下跌10.03%,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18.65%;;10月份交易6563.01吨,成交5429.01吨,成交均价2361.55元/吨,成交均价环比上月上涨7%,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1.65%;11月份交易7539.653吨,成交1467.384吨,成交均价2083.56元/吨,成交价环比上月下跌11.7%,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22.42%;具体情况见下表:
9-11月份本网晚籼谷交易情况表
|
单位:吨、元/吨 |
||||
|
时间 |
品种 |
交易量 |
成交量 |
成交均价 |
|
九月 |
早籼谷 |
16799.06 |
16276.06 |
2208.19元/吨 |
|
十月 |
早籼谷 |
6563.01 |
5429.01 |
2361.55元/吨 |
|
十一月 |
早籼谷 |
7539.653 |
1467.384 |
2083.56元/ 吨 |
|
|
合计 |
30901.723 |
23172.454 |
|
(上述成交价格均包含板前费用、水份增量折算等其他费用、以上价格以销售为准)
从本网9-11月份早籼成交均价来看,早籼谷价格有一定幅度的波动,价格在十月份达到最高,到十一月份价格又有所回落,整体价格呈现先涨后跌。
二、影响早籼谷价格走势的因素分析
9-11月份本网早籼谷交易所占比例一般,整体价格有所下滑,到后期价格平稳运行。稻谷期货指数震荡运行。如下图:
9-11月稻谷期货指数
(一)推动早籼谷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一是由于根据国家粮食局的统计,截至9月20日,江西、湖南等8个早籼稻主产区累计收购新产早籼稻903.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73.7万吨。收购进度较去年同期有所加快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启动了早籼稻的最低收购价预案。目前早稻收购基本结束,剩余的商品早籼稻较少。
二是由于我国早稻收购已经基本结束,受国家政策影响,价格保持平稳定运行,以及国家出台最低收购价政策,对早籼谷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三是由于民营企业收购价格明显低于托市收购价,市场上的实际收购主体成为中储粮及其委托收储库点。中储粮湖北分公司、农发行湖北省分行督促委托收储企业严格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按国家规定的质价政策挂牌收购早稻,保证收购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和操作规范, 确保最低收购价收购工作顺利开展。
(二)抑制早籼谷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一是由于早稻市场价格近期在部分地区出现小幅回落。而收购主体的缺失,也导致短期内早稻现货价格难以再度上涨。
二是国家的最低收购价政策以及种植成本因素,给了价格以稳定的支撑,早稻的价格底部较为明显。
三是收购主体特别是贸易企业今年入市心理较为谨慎,在对价格走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不会大量入市采购,大幅提价抢粮的现象不易发生。
三、后期展望
从9-11月 早籼稻交易数据来看,早籼稻价格前期有小幅下跌,后期价格有所回落,早籼谷目前的价位明显低于最低收购价,下跌空间也并不大。但是短期看利多因素并不多, 进口低价大米的冲击仍在继续,做多时机尚未出现。一旦国际大米市场价格再度回升,则有望扭转下跌走势。综合考虑,近期期价筑底过程仍将继续,早稻长期看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