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小麦信息 > 品种信息> 资讯详情

新陈麦价渐趋接轨 临储拍卖成交回暖

时间:Wed Nov 20 10:12:01 CST 2019  浏览次数:988次  发布人:姜利涛 发布来源:中华粮网

进入11月中旬,主产区小麦价格虽然依旧延续稳中偏强态势,但上涨幅度缩窄、上涨势头放缓。由于市场小麦价格与临储小麦到厂成本已日趋接近,国家政策性小麦拍卖成交回暖明显。

 

1113日,国家举行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交易,投放量为299万吨,实际成交量为9.61万吨,较上期增加5.1万吨;成交率为3.21%,较上期上升1.72个百分点。

 

从各省成交情况看,河北成交12068吨,江苏成交37660吨,安徽成交11689吨,山东成交17331吨,河南成交17376吨,湖北出现流拍。

 

从各年度小麦成交看,2014年小麦成交5724吨,2015年小麦成交20777吨,2016年小麦成交36460吨,2017年小麦成交8156, 2018年小麦成交25007吨。

 

从成交价格看,本次最高成交价为2370/吨,最低成交价为2290/吨;均与上期持平;平均成交价为2336/吨,较上期上涨6/吨。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近来华北部分高价区小麦价格与临储小麦到厂成本已日趋接近,河北、山东两省成交率明显好转。本次拍卖山东成交率为19.55%,较上期上升4.66%;河北成交率为19.07%,较上期上升16.58%

 

随着小麦市场价格的不断上涨,其与临储小麦到厂成本将会逐步接轨。一旦政策性小麦在价格上能够顺利进入市场,其成交状况也将会随之进一步的好转。

 

按照往年惯例,集中收购结束后,政策性小麦竞价交易将成为引领市场行情走向的风向标。如果后期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底价暂不作新的调整,陈粮入厂成本仍将会继续支撑小麦市场价格。另外,今年小麦普遍质量较好,再考虑到拍卖粮源所处区域、年限、质量等原因,市场需求也多会以新小麦为主选,估计后期新小麦市场价格或会小幅高于拍卖粮进厂价成本运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