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短信报 > 粮网看市场> 资讯详情

全国“三夏”大规模麦收陆续展开

时间:Mon May 30 16:13:50 CST 2016  浏览次数:246次  发布人:缪欣

水稻研究所开启节水抗旱稻研究

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试验田里,水稻研究所专家们在播种,一格一格,横成排竖成行。研究员贾先勇告诉记者,这是在做品种比较试验,他最看好的是节水抗旱稻品种育种材料。目前,全省尚未有这一研究的成果报道,水稻研究所的研究属填补省内空白。

 

农业部:35亿元补贴玉米改种大豆

近日,农业部下发《农业部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不能轻言放弃大豆,保持国内一定规模的大豆生产是必要的”。并提及农业部整合了35亿元的资金,重点支持玉米的结构调整,用于“镰刀弯”地区的粮改饲和粮豆轮作的补助,并明确提出这个区域要减少玉米面积。

 

全国“三夏”大规模麦收陆续展开

当前,河南、安徽等黄淮地区小麦已 进入成熟期,大规模麦收已从南向北陆续展开。据统计,截至52617时,全国已收获小麦5159万亩,其中机械收获面积3614万亩。当日投入联合收 割机15.2万台,日机收小麦面积536万亩,标志着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大会战开始启动。湖北麦收进度近七成,河南省麦收过一成,安徽、陕西 南部开始收割。

 

调整播期 预防玉米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是我省近年来普遍流行的病毒性病害,具有毁灭性,一旦发生就很难治愈。粗缩病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发病后的典型症状是植株矮化,叶色浓绿,其叶对生,如春笋状,严重的不抽穗。生长后期 感染的病株还表现为雌穗以下节间长度正常,雌穗以上节间短缩,雌穗苞叶短于雌穗,穗畸形,秃尖,苞叶、叶背有明显隆起的蜡白条。田间一般为部分植株染病, 以靠地头、距道边杂草近处病株比较集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