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机构报告> 资讯详情

大事发生!国际粮食震荡加剧

时间:Thu Dec 02 09:36:34 CST 2021  浏览次数:751次  发布人:姜利涛 发布来源:中华粮网

近日,南非发现新冠新型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引起了各国高度关注。世界卫生组织称,奥密克戎毒株因其特性,可导致新冠疫情再次大规模暴发,将会产生严重后果。

 

短短数日,奥密克戎就已经入侵了欧洲、亚洲、非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速度惊人,令全球再度陷入恐慌之中。

 

虽然国际原油价格在市场对病毒蔓延的担忧和恐慌之中,从上周五的暴跌行情中反弹,但全球粮食市场依然震荡下行:

 

由于市场人士担忧新的病毒变种可能殃及全球经济,从而不利于谷物需求,小麦玉米大豆价格走低:

 

周二CBOT小麦期货合约下跌0.4%,CBOT大豆连续五日下跌,跌幅0.3%,小麦和大豆的下跌,也给同是饲粮作物的玉米构成了比价压力,跌0.1%。

 

在全球小麦价格处于低位之际,全球最大的小麦买家埃及趁机出手采购60万吨小麦,是本市场年度以来数量最大的采购之一。

 

相关专家认为,“奥密克戎”对全球金融市场构成冲击可能是短期现象,长期影响还有待观察。

 

全球拉响警报

 

截至目前,已有至少博茨瓦纳、比利时、以色列、英国、德国、意大利、中国香港、澳大利亚等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现了该新型变异毒株。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异病毒,海外多国紧急布控。

 

以色列:首个为防变异毒株封锁国境国家,11月27日宣布将关闭边境。

 

美国:从11月29日起,将对包括南非在内非洲8国的航班,作出限制。

 

此外,英国、德国、土耳其、俄罗斯等均作出紧急布控。

 

市场预计,新变种毒株的不确定性,将引发更多国家实施封锁措施。如若疫情扩散至主要粮食出口国,恐将影响粮食供应,对正在恢复的全球供应链又是一次打击。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疫情的封锁措施和运输供应问题,会凸显粮食的金融属性,往往会推动粮食价格走高。例如,在2020年疫情蔓延的趋势下,国际上多家投行预判大宗农产品将迎来牛市行情,玉米、大豆、豆粕强势走高。

 

疫情或加剧航运紧张局面

 

根据了解,当前美线、东南亚或面临大面积停航问题。

 

由于东南亚东南亚多港口拥堵,舱位缺口高达35%,近期,各方货代纷纷宣布紧急涨价,一柜难求局面已经开始出现。美线航运同样面临大面积停航的问题,预计12月海运费即将上涨,舱位紧张。

 

东南亚是全球最重要的大米出口地区,占据全球近7成的大米出口份额,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玉米出口国,占全球出口量的三成以上,全球第二大大豆出口国、第三大小麦出口国。两大地区的停航涨价的现象,或将对本就脆弱的全球供应链和全球贸易造成严重威胁。

 

对于农产品市场而言,运费攀升会直接推高商品进口成本。

 

在联合国新发布的报告中,表示激增的需求与实际运力供给之间极度不匹配。几乎所有集装箱运输航线的集装箱运费都创下了纪录。目前集装箱运费的水平,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到2023年,全球进口商品价格可能会比现在增加11%,消费者物价指数增加1.5%。

 

联合国贸发会表示,在海运供应链中断问题、港口限制问题和码头效率低下的问题得到解决之前,未来一年内,全球消费者物价指数将大幅上涨。

 

那些以小岛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商品价格可能上涨24%,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7.5%。在最不发达国家,消费者物价指数可能会上涨2.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