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玉米信息 > 品种信息> 资讯详情

一号文件降甘霖 农业迎来又一春

时间:Wed Feb 08 09:09:16 CST 2017  浏览次数:177次  发布人:聂铭辰

新华社近日播发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全文共11000余字,从6个方面,共计33个要点,对2017年全国农业农村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部署。

简单说,2017年全国农业农村工作将继续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探寻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规律,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促进我国农民收益的稳定提升,实现我国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农业者,农林牧副渔也,粮食生产是大农业的重要一环。而所谓无粮不稳,无工不富,粮食生产安全无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落脚点。纵观今年一号文件全文,2017年粮食生产依然是重中之重,未来预计我国将重点从如下三点着手,三箭齐发,共保粮食安全。

第一,是继续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练好“内功”,迎接挑战。

2016年国家开始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全年在镰刀弯地区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种植面积3000万亩,今年则预计将在去年基础上,根据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再调减1000万亩玉米播种面积,合理推进粮改饲、粮改豆工作展开。

受此影响并结合相关因素分析,我们预计,2017年国内小麦、稻谷播种面积将继续保持稳定,玉米播种面积将继续减少,整体上口粮产量保持稳定,玉米产量继续下调;青贮玉米,苜蓿等饲料作物播种面积会继续扩大,在饲料产业中的占比将逐渐加重;东北大豆播种面积继续增加,黄淮花生、大豆、杂粮作物播种面积继续增加,国内粮棉油种植结构将继续优化,进而提升各品类作物的市场活力、竞争能力。

第二,是继续深化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直面竞争,敢于挑战。

自加入WTO以来,为充分保障农民利益,保护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先后推出最低收购价政策、临时收储政策等一系列价格政策来保护国内粮食生产,为我国农业发展直面世界挑战提供了最直接的支持。但世殊事异,随着粮食产业形势发展,国家近年来又适时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逐步调整此前的价格政策。根据最新一号文件,国家要求在2017年继续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形成合理比价关系;坚定推进玉米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调整完善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调整大豆目标价格政策,促进良性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建立完善。

受此影响并结合相关因素分析,我们预计,2017年,国家将继续在小麦和稻谷方面维持最低收购价政策,小麦最低收购价保持不变,稻谷收购价预计将可能稳中向下,部分品种下调概率较大,主粮收购价格只涨不跌的历史规律或将在2017年被打破;玉米方面,随着种植结构调整,临储制度退出,生产者补贴政策的成熟,玉米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但预计价格波幅将小于2016年度;大豆及油料方面,由于各品种在市场竞争方面的经验更加丰富,预计其将继续保持播种面积增加的趋势,实现产量的恢复性增加。

第三,是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解放活力,增强“火力”。

在提出“三权分置”构想后,国家计划在2017年继续扩大试点,并将逐步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如果说种植结构调整、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等还是在战术层面对我国农业发展谋划的话,三权分置无疑是在战略层面进行的顶层设计,是我国农业发展结构性的变化,是与此前土地流转、新型城镇化等政策、构想、方法的再统一。所谓鉴往知来,众所周知,井田制初税亩,门阀到寒族,私有制到一化三改,人民公社到联产承包责任制,每一次土地政策的变革,激发的生产力,爆发的活力都是无与伦比的,而三权分置”,正是在这一层面上的一次生产力变革试验。

所以我们认为,未来在试点到落实“三权分置”的历史过程中,我国农业生产会再一次迸发出质变性质的强大生产力,在配合当前各项战术层面的改革和策略调整,未来中国粮食生产或将迈入一个全新的过程,实现新的腾飞跨越。

改变,正在从现在开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