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Mon Oct 12 11:00:30 CST 2020 浏览次数:480次 发布人:姜利涛 发布来源:百家号
随着双节的结束,国内小麦价格上涨的态势已经趋于平稳,回看十月份上旬,可谓是惊喜连连,首先河北地区的制粉企业的收购价再次来到1.25元/斤、山东地区则来到1.27元/斤,虽说仍旧尚未追平今年的小麦高点价格,但是对于持粮贸易商来说,绝对算是一个不小的惊喜,这也再次验证了早前咱们对双节所带来的节日效应会引导小麦价格上涨的论点是正确的,那么问题来了。四季度的小麦还有多少上涨空间,今年的小麦高点能否突破1.3元/斤呢?
首先、最近一段时间山东、河北地区制粉企业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小麦市场的供需环境发生变化,换句话说,节前,为了备战新玉米上市,不少贸易商已经选择清库出售小麦了,而剩下没有出售的持粮贸易商,则更多是为了博取今年小麦的高点, 也就是春节前后,虽说有政策粮的供应,但是制粉企业由于质量的要求,对于新麦的采购是刚需,而市场上的新小麦供应不足,这就造成了制粉企业不得不提价收购用来维持自己的正常开工需求。
其次就是储备库的竞价采购也给市场上打了一剂强心针,虽说量不大,只有两万多吨,但是最高成交价1.295元/斤,最低成交价1.285元/ 斤,平均价1.289元/斤。虽说对于目前的小麦市场价格来说,貌似上涨的空间并不大,但是其引发的挺价效果还是较为明显的。当然也能侧面看出作为小麦贸易商,越来越市场的走势变化。只为了博取更大的利润点。
小麦上涨趋势“势不可挡”?
别的不说,单纯从目前来看,这个命题就是个伪命题,换句话说就是瞎扯淡,小麦的上涨趋势基本上已经可以看到头了,当然说的是元旦前,至于原因,小编总结了几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节日带来的效果将很快褪去,对于制粉企业来说,预期增加库存压力,更愿意选择随购随销的节奏,毕竟虽说目前市场上的粮源不多了,但是政策粮的供应确实十分充足,企业继续提价收购的意愿不强
2、想依靠新玉米的上涨来带动小麦价格的上涨这样的想法恐怕要落空了,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当前新玉米距离大面积上市的时间所剩无几,其价格很难保持持续上涨了,再加上贸易商的购销方向转变,库里的小麦短时间内不会选择出库,也可以说,随着市场关注度的下降,小麦市场必然走向稳中小幅波动
3、政策小麦的持续拍卖,这就直接限制了小麦地上空间,也给了制粉企业更多的选择,使得企业的可操作空间较大,特别是节后政策小麦从每周三百万吨变成四百万吨,直接说明了相关部门对小麦上涨空间的压制程度。直白地说就是,小涨可以,但是大涨就别想了。
当然,这也不能说明小麦价格即将进入回落期,毕竟目前支撑小麦价格的利好因素还是比较多的,小编也进行了总结,主要有以下四点
1、今年小麦是一个减产的情况,别管相关部门认可不认可,在加上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造成了今年农户的惜售心理更为严重,截止到目前,仍有三到四成的小麦在基层农户手中
2、马上要进入冬季了,也就意味着即将进入全年的需求旺季,面粉的消耗会增加,也势必会引起制粉企业需求的增加,在加上由于前期玉米价格加较高,部分饲料企业开始把目光集中到小麦上面,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20/21年度小麦饲料消费及损耗为200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450万吨。
3、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上流通的新麦明显减少,现有库存小麦的贸易商更加看好小麦的后期市场,已经做好了“背水一战”的准备,短期内不会出现小麦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当然,由于有政策粮的支持,也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更多的将是一种供需平衡的局面,有利于小麦价格的稳定
4、市场预计明年最低收购价小麦价格平稳上调的几率较大,有专家预计上调幅度有望在1—2分/斤。如果是真的,绝对有利于小麦后期价格的上涨
综合来看:
十月中旬,小麦价格的上涨态势也将逐步趋于稳定化,节日所带来的的影响终将褪去,企业生产的效率也将发生一些变动,但是就像咱们说的一样,支撑小麦价格上涨的动力都是短期的,并不可能持久,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咱们认为进入十月中下旬,小麦价格将会继续呈现波动的主要原因,甚至会出现局部价格的下滑。不排除有些企业的下滑幅度较大的可能。
至于价格的预期,早前咱们说过,十月上旬价格有望恢复到1.23-1.25之间(目前已经完成)。而中下旬则更多以稳为主,短时间内不会做出什么较大的突破,对于小麦价格的中后期走向,咱的观点不改变,今年的小麦价格还有上涨的空间,有望突破1.3元/斤的价格,但是要注意的是,今年的特殊性造就了小麦价格的特殊性,所以想要在“火中取栗”,那么就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切勿只能接受涨而不能接受跌,更要合理划定自己的利润点,一旦达到坚决出库,切勿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