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Thu Aug 16 16:36:32 CST 2012 浏览次数:312次 发布人: 系统 发布来源:系统
进入8月中旬以后,我国南方早稻的集中收购期也接近尾声,粮库轮换任务基本完成,因价格高企,贸 易粮收购稀少;大米加工企业为控制成本,避免后市风险,收购心理更加谨慎。据了解,目前市场上80%-90%的粮源已经不在农户手中,能够在市场流通的粮 源只有20%左右,收购高峰期已过。
7月下旬,中华粮网记者从云南、广西了解到,自2012年早籼稻开始上市,两省都加强了对越南、缅甸等国家稻米以边贸形式进口的监督,全面禁止 稻米走私,现在两省只有少量稻谷通过边贸流入中国境内。而通过海关进口的国际大米多从广东港口进入,受配额及利润空间被压缩等限制,进口量也出现明显下 降。据中华粮网统计,2012年1-6月,我国共进口大米117.41万吨,6月单月共进口大米21.08万吨,环比下跌21.65万吨。对我国新产早稻 市场来说,已经算是一个利好消息。
中华粮网农情遥感显示,2012年我国早籼稻总产预计在3196.46万吨,较去年下降3.39%。因2012年我国早稻受天气及病虫害影响, 产量小幅下滑,主产区局部地市减产幅度较大,市场减产预期强烈,早稻上市后价格高开高走,湖南省早稻开秤价从每百斤125元左右上涨到目前的 129-135元,江西省从122元上涨至目前的128-133元,涨幅普遍在5-10元。
不过,早稻价格持续上涨并没有给加工企业带来多少慰藉,相反,因为早稻价格持续高涨,而大米市场受消费需求清淡、进口米冲击低迷不止,利润空间 一再被压缩,许多加工厂只在前期有少量收购,市场收购主力仍为国有粮企。目前湖南长沙11年产早籼米出厂价多在每百斤190-192元,江西南昌在 188-190元;“稻强米弱”现象仍十分突出。
截止到8月中旬,湖南、江西等地粮库的轮换任务已经陆续完成,只有少量还在收购,从供需上来讲,早稻市场价格继续上涨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另外,从销区来看,我国早稻市场走势后期也没有太大上涨空间。从8月10日浙赣两省三市的早稻拍卖情况分析,浙江当地粮企的招标价格很高,都在 1.5元/斤以上,可是拍卖价格持续走低,最终拍卖成交量为38869吨,成交率77.7%,成交最高价3096元/吨,最低价2896元/吨,成交均价 2956元/吨。招标价格类型为倒库价,且每标有不同的要求,折算后价格较低,粮库因早稻收购量大,质量难以达到浙江粮企的要求,且收购成本较中小型企业 偏高,实际成交主体多为中小型粮企。由于江西早稻价格受浙江影响颇大,此次招标竞价交易的招标结果对江西和浙江两省的早稻市场来说,将是一个风向标,江西 早稻价格后市或逐步趋稳,局部地区甚至可能出现每百斤1-2元的回调。
而湖南的早稻主要外调省份为广东,目前广东到湖南的采购价在1.54元/斤左右,去掉运费及包装等费用后还有一定利润空间,当地米企多认为早稻 收购价或仍有1-2元的上涨空间,然后趋于稳定。据中华粮网调查,因靠近广东港口,近期湖南进口国际大米相较于江西仍有较大热情, 因此当地早籼米价格后期仍难有起色,随着当地粮库收购结束,早稻价格也将逐步平稳,后市上涨空间已经锁死。
综合来看,2012年早稻市场的上涨之路即将走完,后期早稻市场更可能会经过一段比较平稳的过渡期。提醒各地粮企,对早稻收购价格,还是要保持谨慎理性的心态,不追涨,不哄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