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Wed Nov 23 14:34:10 CST 2016 浏览次数:202次 发布人:聂铭辰
11月9日,美国农业部准时公布了美豆月度供需报告,报告没有意外的对美豆单产进行上调,52.5蒲式耳/英亩,较为接近Fstone预估的52.8蒲式耳/英亩,也算是顶格市场预期上限了。
在数据公布之初的11月7-8日,美豆累计涨幅约1.5%,涨的也是不亦乐乎,在近在眼前的风险而选择忽视,多头也是有备而来,理由前期也有所述。
11月9日,单产的大幅上调也为市场给予了不小的压力,也彰显了大周期供需压力的王者归来,不过在大逻辑之下,空头的势头也在10日彻底回归。11月11日,夜盘期间,大宗商品一遍悲歌,大面积跌停,油粕未能免俗触及跌停板。市场气氛的短期预冷,或者是风险累积的触发传导,恰好在这一天集中释放,双十一有很多交易者过的并不好。
在接下来的几天,媒体无不浸染在集体下跌下情绪失控的控诉,各种不愉快的表情,当然,也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其实每个品种一年都会出现极端涨跌的情况,也没必要大惊小怪故作惊讶之举。
在双十一的双杀之下,油粕重燃生机,基本理由无外乎对美豆强势出口以及南美天气的杯弓蛇影,风险升水及运费的叠加,国内油粕接连上涨。
其实当前美豆的抢跑还是很有瑕疵的。多头理由基本集中在南美大豆上市之前,美豆出口占比扩大即出口加速,出口上调预期;南美天气升水,特别是阿根廷种植面积下降下的拉尼娜减产风险;再者无疑是运费差别致使航线考量下的到港节奏问题。
以上仅仅是个人愚见,不过多头的理由还真是经不起过分推敲。美豆出口虽然比较强劲,但出口速度仅仅是比上年度高些而已,整体基本处于常规水平,巨量产量的平抑力量是重中之重。巴西大豆种植进度同期加快,且马托格罗索种植进度加快导致早熟大豆(9.15播种,90天成熟)将在12月中旬推向市场,运抵中国将在2月底3月初,市场预期将会挤压美豆出口时间窗口,强劲的根基将受到较大的挑战,美豆出口后期季节性出口下降将预期同期提前。
对于南美的天气问题来说,目前尚未有明显异常,美豆注入的天气升水助推到此,拉尼娜的姗姗来迟或者引而不发将是美豆致命的存在,而对单产的影响,现在一厢情愿的减产还是过于乐观了些。
市场担心的美豆海洋运输航线因运费上涨,美湾-巴拿马(45天)航线部分改成美湾-好望角(60天)航线,致使到港节奏略有延迟,进而重新购豆从美西航线(25天)运抵中国,出口加速支撑美豆,不过从美豆出口的Total commitment来看,并未有明显逻辑验证。
加拿大菜籽的中场插播,市场是否惦记那场冰雪后,收割进程怎么样了,从最新11月15日的报告来看,收割进程83%,而去年11月3日的报告的收割进程为99.3%,延期收割也是相当的严重,这也是菜粕相对偏强分化的原因。而市场预期的质量损害得到确认,不过菜籽的单产水平还是有较大提高。多头也挺郁闷的,说好的进口菜籽质量检验标准说不实施就不实施,要不------,可惜了(O(∩_∩)O哈哈哈~)!
从1924/25年度以来,美豆单产水平持续提高,中国转基因大豆进口批准品种的增多,南美大豆单产的也将受益,单产潜力仍然有较大不确定性,如果天气牌没有打成的话,产量的压力将接棒下一个路程。
目前来说,美豆上涨的根基仅仅是建立在预期乐观的逻辑之上,忽视美豆产量的强势突袭,想想也是不太合理的,要不,今夜以此线摔杯为号,打一个措手不及杀杀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