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Mon Oct 17 15:52:58 CST 2016 浏览次数:270次 发布人:聂铭辰
摘要:当前国内麦市步入短暂的“市场市”,流通粮源数量少提振麦价走强,麦价区域间走势分化,华北麦价领涨国内;国际麦价则在美国农业部全球小麦供需报告利多等因素提振下,呈现反弹态势。
一、流通市场区域性供需格局不一 华北麦价领涨国内
截至9月3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数量7582万吨,同比增加951万吨,创下2006年以来收购量新高。近期华北、黄淮东部小麦开始大范围播种;据中央气象台预计,10月份,冬麦区大部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当或偏多,有利于秋种顺利开展。当前国内小麦市场步入短暂的“市场市”,在主产区流通市场粮源数量大幅下降导致用粮主体规模化采购难度大,国家临储小麦采购成本高且投放结构区域性较强,山东、河北部分区域用粮企业小麦加工面临粮源阶段性供给保障困境,这使得部分区域面企不断上提小麦市场收购价以增加市场吸引力,提振粮源采购数量;这也带动其他地区麦价一定程度上涨。据统计,今年山东地区17地市246个库点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数量311万吨,较去年增长187万吨,增幅151%,创2010年以来新高;河北地区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数量317万吨,同比增258万吨,创2007年以来新高。据市场监测,截至10月中旬,江苏徐州邳州地区新麦收购价2400-2460元/吨;安徽宿州萧县地区新麦收购价2400-2440元/吨;山东聊城莘县地区新麦收购价2460-2520元/吨;河南商丘睢阳地区新麦收购价2440-2480元/吨;河北石家庄辛集地区新麦收购价2540-2560元/吨。
二、节后首拍国家临储麦成交有所回升 强麦期货价格明显走高
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因节假日因素停拍一周之后,10月11日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市场投放粮源数量252.2289万吨,实际成交数量0.5948万吨,平均成交率0.24%,成交均价2510元/吨;其中江苏地区成交0.2361万吨,安徽地区成交0.3587万吨。相比之下,9月27日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市场投放粮源数量为250.2881万吨,实际成交数量0.0328万吨,平均成交率0.01%,成交均价2460元/吨。相比之下,上年同期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市场投放粮源数量115.205万吨,实际成交数量0.3913万吨,平均成交率0.34%,成交均价2477元/吨。截至10月中旬,国家临储小麦(不含2016年产小麦)剩余库存数量为3806-3906万吨,同比高1919-2019万吨。受流通市场质优麦价明显上涨提振,国内强麦期货价格呈现上涨态势,截至10月14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1701合约期价报收于2763元/吨,较9月30日的2701元/吨,上涨62元/吨,涨幅2.30%;期间最高价2779元/吨,最低价2687元/吨。强麦1705合约期价报收于2766元/吨,较9月30日的2709元/吨,上涨57元/吨,涨幅2.10%。
三、美农小麦供需报告利多 国际麦价低位大幅走高
美国农业部10月全球小麦供需报告显示,由于产量和期初库存减少40万吨,预计2016/17年全球小麦供应量下调160万吨;由于美国和欧盟饲用量减少,预计2016/17年全球小麦使用量下调100万吨;2016/17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预估为2.4837亿吨,较上月预测值下调70万吨,但仍创历史纪录;其中2016/17年度美国小麦年末库存预估为11.38亿蒲式耳,9月预估为11亿蒲式耳;美国2016/17年度小麦出口预估为9.75亿蒲式耳,9月预估为9.50亿蒲式耳;2016/17年度美国小麦农场平均价格预估中间值上调0.10美元,为3.5-3.9美元/蒲式耳;澳大利亚2016/17年度小麦出口预估为2050万吨,9月预估为1950万吨;欧盟2016/17年度小麦出口预估为2500万吨,9月预估为2600万吨;中国2016/17年度小麦产量预估为1.28亿吨,9月预估为1.28亿吨;中国2016/17年度小麦进口预估为350万吨,9月预估为350万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月度价格报告显示,2016/17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计为7.424亿吨,略高于早先预测的7.407亿吨。因国内麦价高企,进口关税下调,鼓励小麦进口;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发布的参赞报告将2016/17年度印度小麦进口预测数据上调至300万吨,这将是2006/07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出口需求改观以及美农小麦供需报告利多等因素提振下,美麦期价在经历大幅下跌之后,出现大幅反弹。截至10月14日,美国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美软红冬小麦12月合约期价报收于420.5美分/蒲式耳,较10月7日的394.25美分/蒲式耳,上涨26.25美分/蒲式耳,涨幅达6.66%;期间最高价428.25美分/蒲式耳,最低价395.75美分/蒲式耳。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份进口谷物及谷物粉数量222万吨;1-9月份谷物及谷物粉进口总量为1810万吨;去年同期累计为2608万吨,同比减少30.6%。
四、政策影响流通市场“量价” 高库存制约麦价上升空间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0月份预测,2016年全国小麦产量12858万吨,较2015年减少161万吨;2016/17年度国内小麦消费总量为11101万吨,较上年度增加124万吨,增幅1.1%;预计2016/17年度全国小麦供求结余量为2057万吨,较上年度减少314万吨,减幅13%。随着后期国内面粉加工企业需求不断施压加之流通市场粮源不断消化,市场主体阶段性供需博弈将加剧,麦价品质间价差因供需格局不同或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制粉麦与饲料麦之间的价差;区域间因供需格局不一,小麦市场行情走势仍将分化。在国家政策性粮源库存数量高企且加工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局部区域小麦市场行情的强势运行也是阶段性的,由于当前国内局部区域麦价已处于偏高价位,预计市场行情继续上涨幅度也将逐步收窄。随着国内主产区流通市场质优粮源价格逐步接轨国家临储小麦采购成本,国家临储小麦将成为粮源供给主渠道,流通市场供需格局将明显改观,国内麦市购销热点也将趋于匮乏,麦市将步入政策市,麦价走势将步入区间震荡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