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Mon Oct 17 15:52:53 CST 2016 浏览次数:390次 发布人:聂铭辰
国庆节过后,受市场流通粮源供给偏紧的影响,主产区新小麦收购价格继续上行,河北、山东地区小麦价格再度冲高。国家临储小麦与新麦相比仍暂无优势,拍卖成交维持低迷。国际市场美国小麦期货因受技术性买盘及空头回补的带动,CBOT小麦价格涨至近两个月高点。
中华粮网数据中心监测显示,截止10月14日,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等白麦交易均价2401元/吨,周比上涨38元/吨;2016年第39期中储粮全国小麦收购价格指数136.46,周比上涨0.09%。
今年国庆节后小麦价格继续走强,主要的原因是市场流通粮源减少明显,市场供给表现偏紧。笔者认为,因集中收购数量庞大导致流通粮源供求形势紧张的状况将会继续在一定时期内影响市场,如果国家政策没有大的变化,后市的小麦价格仍将易涨难跌。
市场粮源供给偏紧,节后麦价继续上行
今年国庆节后,国内小麦市场行情走势与去年同期相比恰恰相反。主产区小麦价格不仅没有因托市收购结束、节日拉动效应减退而出现下滑,相反部分地区价格还出现了再度冲高的行情。
10月14日,山东济南地区制粉企业收购普通小麦进厂价为2460-2500元/吨,河北石家庄地区普通小麦进厂价2480-2520元/吨,河南郑州地区普通小麦进厂价2340-2380元/吨,江苏徐州地区普通小麦进厂价2340-2380元/吨,安徽宿州地区普通小麦进厂价2320-2380元/吨,普遍较节前上涨40-60元/吨。8月份以来,主产区普通小麦价格整体出现上涨,大多涨幅100-180元/吨。
近期普麦价格普遍上涨,而优麦价格相对稳定,优普小麦价差再度有所减小。当前河北石家庄地区藁优2018进厂价为2670元/吨,山东菏泽地区济南17进厂价为2580元/吨,河南郑州地区郑麦366进厂价为2580元/吨,优普小麦价差在100-140元/吨,较上年同期410-440元/吨的差价下降了近300元/吨。
市场预计,受国内优质小麦市场供需相对偏紧的制约,特别是当前优普小麦之间的差价同比往年已降至低点,普麦的价格上涨将会对推动优质小麦上行,后期的优质小麦尤其强筋小麦价格或会有补涨的空间。
质优小麦进入国库,市场采购困难加大
国家粮食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7582万吨,同比增加951万吨,增幅14.34%。其中托市小麦收购约2853万吨,同比增加774万吨,增幅37.23%。
国家相关机构10月份预计,2016年我国小麦产量12858万吨,今年集中收购总量已占到产量的近60%。如按80%的商品量测算,可进入流通的粮源大约在10286万吨,收购量已占到商品量的73.71%。
异常天气的影响,今年主产区大部分地区小麦质量受损严重。由于今年国家政策性收购力度较大,大量符合质量的小麦进入托市收购,流通市场质优小麦供应更加偏紧。目前制粉企业普遍反映,当前农户因忙于秋收秋种,小麦出售基本停止,而贸易商小麦库存释放也较缓慢,挺价心态浓厚,市场采购难度加大,个别地区甚至出现质优粮源一麦难求的现象。
小麦价格持续走高,面粉价格小幅跟涨
近期市场反映,国庆节过后,除了个别销售渠道较好的制粉企业面粉走货较快外,大部分地区的企业走货情况一般,但由于小麦价格的持续上涨,部分企业也相继小幅调整面粉出厂价格。
当前河北石家庄地区制粉企业特一粉出厂价格为3040-3100元/吨,山东德州地区特一粉出厂价格为3000-3060元/吨,河南周口地区特一粉出厂价为2980-3020元/吨,江苏徐州地区特一粉出厂价为2980-3020元/吨,安徽宿州地区特一粉为2980-3040元/吨,与节前相比上涨20-60元/吨。
近期主产区麸皮价格延续震荡格局,区域上南北表现略有不同,河北以及山东等北方产区麸皮价格在原有基础上小幅反弹。当前河北地区麸皮出厂价1180-1220元/吨,山东地区出厂价1200-1240元/吨,较节前上涨40元/吨左右。河南、江苏、安徽麸皮出厂价格1200-1240元/吨元/吨,基本维持稳定。市场预计,由于今年玉米价格整体偏弱,后期仍将继续下跌,由此将会带动饲料原料的整体下行,估计部分地区麸皮价格上行难以持续。
由于近期面粉麸皮价格小幅上涨,制粉企业理论制粉加工利润有所回升。监测显示,当前河北石家庄地区制粉企业理论加工利润为-32元/吨,山东济南地区为-41元/吨,河南郑州地区71元/吨,三地平均为-1元/吨,较节前上涨16元/吨。
临储小麦仍无优势,拍卖成交维持低迷
10月11日,国家临储小麦拍卖投放252.23万吨,成交5948吨,成交率0.24%。本次成交集中在安徽省和江苏省,其他省份全部流拍。
10月12日,国家临储进口小麦拍卖共投放2013年美2号软红冬麦24941吨,成交4192吨,成交率16.81%。其中上海、福建各成交3500吨、692吨,其他省份流拍。
汇总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2014年产政策性小麦拍卖累计成交746.59万吨。其中,江苏省累计成交437.59万吨,安徽省累计成交154.83万吨,湖北省累计成交36.85万吨,河南省累计成交117.32万吨,山东省全部流拍。
当前,新小麦价格相比于政策性小麦成交均价依然具有优势,所以政策性小麦成交低迷。但由于托市收购数量高于去年,市场粮源趋紧,后期小麦将会稳步上涨,直至小麦进厂价与政策性小麦进厂价接轨,届时政策性小麦成交或将会趋于活跃。
市场期盼新政出台,关注相关动态变化
上年10月10日,国家公布了2016年主产区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目前新年度小麦秋播已自南向北陆续展开,而明年“官价”至今仍无正式文件出台。当前社会各界对明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关注度较高,市场盼望国家政策尽快出台,以便为当前的秋播及后期的小麦市场行情指明方向。
近来有市场人士认为,政府可能会调低2017年的小麦最低收购价,依据是政府终止了大多数农产品收储,对早籼稻收储价也进行了向下调整。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考虑到农民种值收入,经济发展及物价涨跌,加工企业盈利水平,国内外价格水平,种植结构调整,中长期供需形势等多重因素,作为最重要口粮小麦政策大幅调整的几率不大。2017年的小麦收储价有望保持在今年的水平,即便下调,幅度也会在0.02元/斤以内,对目前小麦尤其是优质强筋小麦价格影响不大。
后期市场需要关注的主要因素:一是2017年最低收购价小麦的定价水平;二是国家去库存的政策路径及政策性小麦投放力度;三是市场粮源流通情况及面粉企业需求状况;四是小麦玉米比价变化及饲用替代情况;五是主要相关粮食品种及小麦的进口情况。
技术买盘空头回补,美麦涨至两月高点
美国农业部10月供需报告预计,2016/17年全球小麦供应量下调160万吨,主要由于产量和期初库存减少40万吨;全球使用量下调100万吨,主要由于美国和欧盟饲用量减少。由于总供给量下降快于总使用量,全球期末库存减少70万吨,但仍创历史纪录。预计美国2016/17年度小麦年末库存预估为11.38亿蒲式耳,高于9月预估的11.00亿蒲式耳,但低于市场预期的11.51亿蒲式耳。
上周,受技术性买盘以及空头回补的带动,美国小麦期货大幅上扬,价格触及近两个月来高点。10月14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 12月小麦期货合约报每蒲式耳4.21美元,本周近月小麦合约大涨6.5%,录得去年6月来最大周度升幅。
美国农业部(USDA)上周五公布的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止10月6日当周,美国2016/17年度小麦出口净销售491,000吨,符合市场预期。
10月14日,美国美湾12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FOB价格为175.3美元/吨,合人民币1177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681元/吨,较上日上涨54元/吨,比去年同期跌274元/吨。
近日,国家2017年粮食进口关税配额已经公布。其中小麦为963.6万吨,国营贸易比例占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