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机构报告> 资讯详情

2009年4月粮油分析报告

时间:Fri Mar 25 14:54:01 CST 2011  浏览次数:218次  发布人: 系统 发布来源:系统

20094月份,部分托市优惠政策即将到期,国内主要粮食品种价格止涨趋稳;国内食用油价格在外盘带动下大幅震荡,底部抬高。本月全国粮油批发价格指数中粮食批发价格指数为156.35,比上月上涨0.75%;食用油批发价格指数本月为113.08,比上月下跌1.88%。

主要粮油品种的市场状况如下:

 

 

 4月份,在23月份连续2次提高最低收购价小麦销售底价之后,竞价交易成交率大幅下滑,国内小麦价格略有上扬。本月全国小麦主产区三等白麦平均出库价格为1842.7/吨,与上月相比上涨0.9%;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三等白麦平均价格为1872/吨(车板价,下同),与上月相比上涨0.11%

一、苗情长势好于预期,田间管理仍需加强

本月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小麦进入麦苗生长的旺盛时期,西北、华北和黄淮地区的小麦已经进入拔节的后期,江南和西南地区已经进入抽穗期,部分地区小麦开始 扬花。由于处于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作物需水量大,土壤墒情对小麦的产量影响极大。本月未出现极端恶劣天气,气温较往年同期高1-2℃,月中全国主要冬麦产区经历了一次大范围的降水过程,对于缓解墒情,促进小麦生长起到了极大地帮助。据卫星遥感显示,当前河南冬小麦一类苗比例占58.8%,二类苗比例占26.7%,三类苗占13%,河北小麦一、二类苗占85%,比上年同期增加10 百分点。由于气候原因,今年病虫害爆发的概率明显增高,加上目前处于决定小麦穗粒数的关键期,所以做好灌溉、施肥工作,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极为重要。从目 前生长情况来看,冬小麦已走出冬春持续干旱的困境,很大程度的扭转了减产预期。依照影响小麦单产的三个关键指标看,由于前期抗旱及时得力,很大程度上保证 了亩穗数,如后期不发生明显自然灾害,今年我国冬小麦丰收在望。

二、最低收购价小麦交易成交率依旧走低

    本月,在投放量逐步降低的同时,最低收购价小麦的成交率较上月大幅降低,市场交易低迷态势凸显。4月份五次投放量分别为218.65万吨、200.55万吨、179.2万吨、180.33万吨、和179.76万吨,成交分别为45.13万吨、31.14万吨、29.02万吨、23.28万吨和20.74万吨,成交率分别为20.6%15.5%16.2%12.9%11.5%,累计共投放958.49万吨,累计共成交149.31万吨,成交率为15.6%,而3月份为65.7%,相差了50个百分点。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23月份两次提高托市交易底价,虽然市场依旧还有“提价”传闻,但疲软的市场行情已不能刺激购粮企业的竞价交易积极性;其次,前两个月成交小麦在4月份开始陆续出库进入流通,各类粮食贸易和加工企业库存充足;第三,随着小麦轮换任务的执行,前期通过竞价交易用于轮入的小麦在本月大幅减少,而储备小麦轮出全面展开;最后,截止4月底,今年已累计投放托市小麦3382万吨,成交量近1866万吨,相对于08年的托市收购量,国家手中最少还有2200万吨小麦,小麦市场供给充足。受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果未来1-2个月内投放量变化不大且没有新的竞价交易政策出台的话,后期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交易的成交率依旧可能在12%-15%之间徘徊。

三、小麦市场购销平淡,粉厂普遍开工不足

    接连两次托市交易底价上调,加上距离新粮上市逐渐临近,各收储企业和贸易商对后期托市底价看涨预期减弱,造成小麦市场购销平淡,价格稳中趋弱。面粉市场受到季节性的影响,进入夏季后通常比冬季减少20% 费量,加之气温上升,不利于面粉存储,多数面粉企业采购小麦谨慎,不留库存或少留库存。据了解,相比去年多数面粉厂开工率约一个班至一个半班,目前一些粉 厂开工率只有半个班,企业开工率明显不足。在饲用方面,去年小麦与玉米价格还呈倒挂的局面,现在小麦价格已大幅高出,造成饲用小麦消费量大幅减少。4月下旬爆发的“猪流感”(现称之为“甲型H1N1”)快速影响全球,生猪价格下滑间接导致饲料消耗下降,继而影响到上游产品。预计占猪饲料来源20%的麸皮销售将继续疲软。

四、我国小麦进口减少,国际麦价短期看涨

    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093月份小麦进口量为27156吨,平均单价为239.96美元/吨,相比2月份进口减少了64320吨,下降70%,而在2008年同期的小麦进口量为零。200913月份累计进口量为121063吨。国际上,美国春小麦产区发生洪涝灾害,耽搁了春小麦种植;同时四月初霜降对冬小麦作物造成的影响,全球小麦价格温和上涨,但碍于全球小麦供应庞大,上涨空间有限。从季节性角度来看,预计五月初国际小麦价格将会小幅上扬,但长期走势依旧趋于下跌。

    综上所述,如果没有新的利多政策出台,小麦市场价格将依旧在“消费不振”和“涨价预期”的牵制中维持相对稳定,局部地区可能会因为供求关系略有涨跌。最低收购价小麦交易将依旧低迷,成交率会在12%-15%之间徘徊,成交均价趋于小幅调整,预计5月份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交易均价在1805/吨至1815/吨之间整理。

 

  

 

4月份,国内玉米市场企稳迹象明显。在东北玉米价格达到临时存储收购价后,深加工企业提价收购意愿明显减弱,但由于粮源紧张,东北玉米价格坚挺;华北市场库存 比较充足,而需求尚未有明显提振,价格小幅震荡;而随着港口库存量的增加,港口玉米价格略有回落。本月二等黄玉米全国平均价格为1506/吨,比上月上涨2.07%;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二等黄玉米平均价格为1488/吨,比上月上涨4.06%

一、东北临储收购结束市场观望心理增强

春节过后,在收购政策的支撑下,东北玉米价格稳步上涨,进入4月份后,东北产区玉米价格已经达到或超过临时存储收购价位。同时,价格的上涨放缓了临时存储收购进度,4月份的收购量明显比前几个月的收购量低。截止到415日,东北产区临时存储玉米已累计收购3447.13万吨,占东北玉米商品量的60%以上,预计本次临时存储收购量可能达到3500 吨左右。尽管实际收购量与计划量有一定差距,但国家临时存储计划仍然很好地起到了稳步提高粮食价格的目的。临时存储收购政策结束,市场中的粮源日益紧张, 市场目光也将集中在临时存储玉米销售上面。对于临时存储玉米的销售时间、销售底价等是用粮企业比较关心的话题,但在官方通知没有出台前,市场主体可能更多 地采取观望态度。

二、利润未有明显好转深加工需求难恢复

在经历了春节后短暂的回暖后,本月,深加工企业利润再次下滑。一方面由于玉米原粮价格持续上涨,深加工产品成本继续增加;另一方面尽管近期部分深加工产品出 口略有恢复,但市场需求仍较低迷,而近几个月里大量廉价木薯的进口,又挤占了玉米深加工产品市场,玉米深加工利润再度缩水。本月黑龙江地区玉米酒精出厂价 4250/吨,较前期略有下跌;吉林地区淀粉出厂价格为2000/吨,基本稳定,但在原粮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深加工利润都出现下滑。面对深加工企业艰难的处境,在本月22 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的“国八条”中,国家明确提出要“完善政策,提高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但面对国内外尚未复苏的宏观经济环境,无论内需还是外销都不 会顺畅,短期内深加工行业难以明显改善玉米需求疲软的状况,但随着后期国家相关政策出台,深加工企业开工率提高,玉米深加工需求有望逐渐恢复。

三、库存压力不减华北价格小幅震荡徘徊

相比政策支撑下的东北玉米市场,华北价格走势则显得弱了许多。尽管受前期东北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春节后,华北玉米出现了一波“小阳春”,但终究由于华北产 区库存充足的压力,涨势趋缓,本月华北价格更多地表现为震荡徘徊。首先,销区养殖业利润下降,生猪、禽类价格持续下降,导致饲料玉米需求疲软;其次,销区 需求疲软延缓了港口的走货速度,而前期到货的大量玉米在港口堆积,不仅打压了港口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华北玉米的外销进度;第三,随着新季小麦上市 收购期越来越近,部分收储企业也出现了玉米轮出腾库的现象,而部分农民也增加了手中玉米的销售,市场供给增加,制约价格上涨。4月中旬,市场一度传出山西省开展托市收购的消息,虽未给华北市场带来明显利好影响,但进入5月后,随着库存的进一步消耗,华北玉米价格终有抬头之日。

四、猪流感起疑云玉米市场恐再遭“致命伤”

玉米的饲料消费量占玉米总消费的70%左右,因此饲料玉米需求是玉米市场需求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然而,近两年我国生猪养殖情况不够理想,有统计显示,20084月份以来,生猪价格累计跌幅已超过40% 而近两个月,在价格持续回落的情况,生猪养殖利润明显缩水,补栏不积极,玉米饲料需求相对疲软。本月,墨西哥爆发的猪流感快速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尽管传 播途径尚未完全确定,但世界纵多国家还是停止了生猪及猪肉的进出口。到月底,我国仍处在预防阶段,并未有疑似病例出现,但猪流感的来袭可能会恶化生猪养殖 业的预期,给玉米饲料需求再蒙上一层阴影。目前,世界不少国家停止猪肉进口,我国一些养殖企业可能会受到制约,转外销为内销,国内供给增加,而受心理影 响,人们在消费时可能会刻意减少猪肉的消费,导致价格下跌,养殖企业补栏不积极,玉米饲料需求持续疲软。

五、多空因素转变期货价格大幅度震荡

本月,在多空因素的作用下,国内外玉米期货价格均呈现了大幅震荡的走势,但国内市场在政策的支撑下,幅度相对有限。本周CBOT玉米价格大幅震荡,前期在400美分/蒲式耳上下徘徊,后期随着猪流感的爆发并在世界范围内蔓延,由于市场担心养殖业将遭受影响,市场做空增加,期价加剧快速下跌至370美分/蒲式耳;随着猪流感因素的减弱,而在石油、股市的带动下和美元疲软的支撑下,再加上播种期天气的炒作,29日期价出现回调,再度站上400美分/蒲式耳大关。本月大连玉米期货虽在一定程度上遭遇了猪流感的打击,在月末出现明显震荡,但因现货市场价格平稳和政策因素影响,震幅有限。

进入5月份后,政策收购结束,国内玉米市场的目光将主要聚集在临时存储玉米的竞价销售上。由于东北粮源紧张,而华北市场库存相对充足,竞价销售有可能先在东北进行,而销售底价可能在1600/吨附近;华北玉米价格随着库存降低,有望继续上涨,涨幅在50~100/吨。

 

 

 

4月份,国内南北稻谷市场运行略有差异。东北粮源趋于紧张,竞价交易活跃,粳稻涨势明显,并在月底拉动东北粳米价格上涨;南方籼稻受清仓查库、需求平淡等因素影响,市场购销相对平淡,价格波动幅度不大。

4月份国内主要批发市场大米行情表

                                                                  单位:元/

 品种

市场

早籼米(标一)

晚籼米(标一)

本期价格

与上期同比

本期价格

与上期同比

全国平均价

2758

-0.03%

2944

0.05%

江西省粮油批发交易市场

2780

1.96%

2840

1.43%

安徽芜湖大米批发市场

2683

-0.46%

2758

0.64%

 

一、东北粮源紧张竞拍持续火爆

进入4月份以来,东北市场粮源日趋紧张,而运费补贴的即将到期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局面,反映在最低收购价粳稻的竞价销售上就是持续一个月的高成交率。本月粳稻的竞价销售共进行四次,投放量也由15万吨增加到20万吨左右,但成交情况一直火爆,成交率保持在90%左右,四次分别成交13.51万吨、14.89万吨、19.58万吨和20.0万吨,成交均价更是从1942/吨上涨到2167/吨,其中吉林地区的成交价最高达到了2700/吨的高位。而在东北稻谷价格不断上涨的成本推动下,销区东北米价格明显上涨,本月下旬,一些地区大米价格上涨达到80/吨。后期东北稻米价格将承受一定下行压力。首先,运费补贴政策结束,东北稻米外运成本增加,外运量将有所减少,东北市场需求放缓;其次,由于东北稻谷交易成交价格不断提高,后期国家将逐步加大投放量,以满足需求;最后,大米市场消费进入淡季,不利于稻米价格走高。

二、利空因素主导南方市场平稳

随着临时存储收购的结束,南方市场利好因素已经销声匿迹,接踵而来的是清仓查库、陈粮轮换以及消费淡季的来临。本月,相对东北火爆的竞拍场面,南方籼稻市场不愠不火,市场购销平淡,只有苏皖粳稻跟随东北粳稻小幅上涨。4 份各地清仓查库开始,储备稻谷轮换出库推迟,而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和需求转淡,加工企业也在减少库存,南方稻米市场购销清淡。后期南方稻谷价格仍难有明显改 观,首先,运费补贴政策结束后,市场需要一段时间消化前期受补贴的存货;其次,清仓查库工作结束后,储备轮换稻谷逐渐进入市场,容易对稻谷价格形成打压; 最后,天气转暖,稻米储存难度增加,而5月份又逢南方梅雨天气,在消费没有明显变化、政策尚不明朗的背景下,企业将尽量减少库存,以观望为主,后期南方稻米市场可能维持稳中偏弱的格局。

三、早稻期货高开维持窄幅震荡

420日,早籼稻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首日,主力合约909就以2050/吨的开盘,比交易所制定的基准价1940/吨上涨了110/吨,随着达到2071/吨的高点后,主力合约便进入了震荡状态。截止到430日,主力合约909一直在2030~2050/吨之间震荡徘徊。由于国内稻谷市场政策调控力度比较强,价格走势也相对比较平稳,投机者参与并不十分积极,市场也尚未出现资金的大量流入;从合约的持仓情况来看,市场做多热情有限,空头相对比较集中,预计后期早籼稻走势以震荡走弱为主。

四、春播进度略慢产量有望小增

四月份,国内春播陆续展开,受中旬全国大范围降雨的影响,春播速度略慢于去年同期,早稻已经进入栽插高峰,截至420日,早稻已栽插329.33多万公顷,完成计划的52.7%,同比慢0.5%,其中广东栽插结束,广西完成70.8%,湖南完成40%,江西完成34%;此外,中稻育秧也已经陆续展开。据国家粮油中心4月份预测,2009年我国稻谷播种面积为2975万公顷,较上年增加35万公顷,如果后期天气基本正常,2009年我国稻谷产量将比上年略有增长,达到19318万吨。

五、世界贸易萎缩国际价格略跌

本月,国际大米价格稳中有降。截止到月底,泰国100%B级大米FOB报价为540美元/吨,较月初略跌20美元;越南5%破碎率大米FOB报价为460美元/吨,基本保持稳定。据了解,由于国内库存庞大,泰国计划5月份恢复竞价交易,销售380 吨大米库存,以减轻仓储和资金压力;越南国内新季稻谷也陆续收购完毕,即将上市,市场供给增加;再加上印度恢复大米出口,国际市场短期内供给充足;而目前 世界非洲等消费国大米库存充足,近期难有大规模采购,同时菲律宾、孟加拉等国国内稻谷产量增加,进口需求量减少。世界贸易量趋于萎缩,短期内国际大米价格 仍将低迷。

5月份,国内稻米市场将进入消费淡季,而运费补贴的结束、陈稻储备的轮出等都给稻米价格带来下行的压力。随着东北粳稻投放量的增加,过热的竞价交易可能会逐渐平稳下来,价格趋于稳定,前期价格过高的地区,有回落的风险,竞价交易成交均价有望稳定在2000~2100/吨的范围内;运费补贴结束的将是苏皖粳稻市场的一个利好因素,同时东北稻米价格的坚挺也给其一个有力支撑,与东北稻米价格的倒挂有望逐步消除;籼稻市场仍难有明显起色,价格以稳为主。

 

  

 

4月份,进口大豆加工利润先增后降,促使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也随之先扬后抑;主产区国产大豆质量由于多达不到国家收购标准,不得不售给油厂,油厂压价收购,国产大豆价格小幅下跌。本月三等大豆全国平均价为3450/吨,与上月相比下跌1.81%;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三等大豆均价为3540/吨,与上月相比下跌1.8%

一、受利多支持本月CBOT期价强劲上涨

本月,CBOT近交割月大豆期价强劲上涨,在下旬虽出现短期回调,但整体上涨态势不改,到4305月合约大豆收盘价为1070美分/蒲式尔,较3月日30开盘价上涨18.5%,,创去年下半年以来单月最大涨幅。一是由于美国农业部331日发布的2009年大豆种植意向面积远低于市场预期,市场信心受到提振,CBOT近交割月大豆期价止调回升;二是受干旱影响,南美大豆2008/2009年度产量连续下调,基金做多意愿增强。按照油世界的数据,2009年南美三个大豆主产国较去年大豆减产1553万吨;按照美国农业部数据,2009年南美三个大豆主产国大豆减产1410万吨。从技术面来看,短期CBOT大豆期价将继续向上,在1176美分/蒲式尔左右受阻并回调。

二、猪流感肆虐对市场产生利空心理影响

本月下旬,源自墨西哥的猪流感迅速蔓延,已有23 国家出现病例或疑似病例。虽然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目前暂无影响食物链的迹象,但疫情蔓延仍使市场担心豆粕需求将会下降,对全球大豆价格形成利空影响。国 外疫情的出现对国内市场也形成影响,市场认为,养猪业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养殖效益进一步下降,企业补栏积极性会显著降低,不过,在猪肉需求下降的同 时,家禽产品对猪肉的替代作用将上升,对家禽养殖业形成推动。由于豆粕在家禽饲料中所占比重为27%,高于猪饲料中的20%,笔者认为即使猪流感对生猪养殖业造成影响,使猪饲料对豆粕需求下降,但家禽替代消费需求增加,将会拉动禽饲料对豆粕的需求。因此,猪流感对豆粕、大豆的需求的实际需求影响有限。

三、供给增加需求不旺豆粕价格高位震荡

本月,国内豆粕现货成交数量萎缩,交易价格在年度高位反复震荡,整体呈向下调整态势,部分地区在下旬跌破3000/ 关口。一是目前进口大豆压榨利润较好,油厂开工率较高,豆粕供应量充足;二是猪肉价格继续回落,养殖利润持续萎缩,影响饲料养殖企业对豆粕的需求。不过, 进口大豆到港理论成本上升对豆粕价格起到一定支持。后期,由于国内豆粕库存充足、需求总体较弱,豆粕价格继续走低的可能性较大,预计5月国内豆粕价格经历100-150/吨的下跌后将止跌,并再次蓄势反弹。

四、本月进口大豆市场购销两旺价格上涨

本月,进口大豆购销两旺,港口分销报价较上月明显上涨。一是由于豆粕价格处于年度高位,豆油价格持续回升,进口大豆加工利润丰厚,油厂工开率提高对进口大豆 需求增加;二是由于外盘期价持续上涨,带动进口大豆到港理论成本明显上涨。预计后期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将向上乏力,高位震荡,等待消息面指引。一是进口大 豆库存依然处于较高水平,4-6月份进口大豆到货量将达1100万吨左右,进口大豆供应充足;二是随着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的持续走高,厂商采购观望心理增强,成交量保持较低水平,价格继续向上有压力。

五、本月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间价差理顺

本月,主产区国产大豆收购价格稳中有降,主要是4 底临时存储大豆收购将结束,黑龙江农户手中达不到临时存储大豆质量要求的大豆,不得不降价销售给油厂。在经过近一个月的进口大豆分销价上涨、国产大豆价格 回落之后,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的价差从过去的倒挂,已恢复成顺差。预计后期国产大豆向下空间有限,价格将在当前价位启稳或小幅回升。一是4月下旬政府明确表示将临时存储大豆收购截止期延长至6月底,同时在东北四省增加125万吨的临时储存大豆,对国产大豆有利好影响;二是目前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两者之间差价已在合理位置,国产大豆向下已无空间;三是在当前油粕价格和大豆收购价格,东北油厂已有利可图,部分油厂复工,对国产大豆需求增加。

六、进口大豆到港量增加后期大豆供应充足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进口大豆385.8万吨,本年度前6个月(200810月至20093),累计进口大豆1889万吨,同比增加199万吨;根据船期预报,4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为355万吨,5月份预计为390万吨。如果预报的大豆能够如期到港,本年度前8个月,进口大豆到港量将会达到2634万吨,同比增加357万吨,折油量增加66万吨。充足的大豆进口量,使后期国内大豆供应充足。

综上所述,南美大豆同比大幅减产,美的国大豆库存处于历史低位,为CBOT 大豆期价继续上涨创造了条件,外盘价格上涨,将支持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和港口分销价;虽国家先后出台措施以求拉动国产大豆价格,但现在农民手中大豆多达不到 收购标准,且前期下达的收购数量也没完成,预计增加临时储存大豆数量、延长收购期限,对国产大豆价格作用有限。预计后期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将止跌回升,涨 幅在100-150/吨;而主产区国产大豆收购价格将较稳定在3300-3450/吨。

 

 

4月份,在国内外油脂油料期盘的带动下,国内植物油现货价格上、中旬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但随着价格上涨,市场观望心理加重、成交下降,在下旬期价震荡调整时,现货价格大幅回落。本月一级菜油全国平均价为7840/吨,与上月相比上涨0.52%;一级豆油全国平均价为7473/吨,与上月相比上涨0.34%

一、国内豆油价格先扬后抑成交最有所好转

本月,国内豆油价格在上、中旬出现大幅上涨,虽在下旬出现回调,整体向上趋势不改,豆油市场成交量有所转好。一是由于贸易商认为,45 份豆油终端需求可能会出现回升,部分贸易商增加了豆油采购数量,促进了豆油购销市场的活跃;二是本月连续四周出现进口毛豆油和沿海四级豆油价格倒挂现象, 支 持国内豆油价格;三是国内外豆类期盘走势强劲,市场信心得到提振。但由于近期进口豆油及大豆到港量较大,且沿海地区油厂开工率较高,国内豆油供应压力增 加,随着豆油价格走高,贸易商和用油企业采购观望心理明显增强,豆油成交量出现下降,因此下旬豆油期货市场一有风吹草动,豆油现货价格便出现明显回落。后 期,在期盘的带领下,国内豆油价格在短期回调后仍有向上空间,不过由于我国豆油库存数量总体较大,贸易商谨慎心态并未消除,市场购销水平一直没有实质性的 放大,因此,国内豆油市场信心表现不稳,价格震荡频率增加。

二、有价无市国内菜油报价随豆油价格走势

本月,国内菜油市场多数时间呈货源稀少、需求不旺、市场交易冷清的局面,国内菜油现货报价混乱,整体在相关油品的带动下,底部抬高。一是本月棕榈油、棉油价 格上涨,掺捝成本上升,拉动菜油价格向上;二是豆油和菜油之间差价缩小,有利于对菜油的需求。由于新季菜籽和菜油即将上市,贸易商和用油企业交易心理均较 为谨慎,市场购销清淡,菜油价格并无实际成交量的支持。另外,由于进口菜籽加工利润依然较为丰厚,本月进口菜籽到港量继续增长,受进口菜籽和菜油的冲击, 长江下游菜油价格远低于长江上游菜油价格。

三、菜籽丰收临时储存政策成市场关注焦点

今年油菜种植面积增加,长势较好,丰收基本成定局。以10500万亩种植面积(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和近五年的平均亩产量242/亩计算,预计今年新季菜籽产量将达到1280万吨左右,属历史较高水平。在预期菜籽丰收和菜油、菜粕需求不旺、价格不振的情况下,作为支持后期菜籽价格的最重要因素,国产菜籽收购政策何时出台、收购价格和收购数量成为目前市场关注焦点。4月下旬,国家明确表示将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菜籽临时储存收购,但收购数量、时间、具体价格仍不明朗,笔者估计在3600-3800/吨的可能性较大。目前由于农民多在等政策出台,惜售心理较重;而贸易商和油厂在经历去年行情后,经营态度也较谨慎,多不愿提价收购,因此,在收购初期将出现对峙,收购数量不能放大。建议主产区企业在3400/吨以下收一些菜籽,可自用也可贸易使用,不过考虑到今年国内菜籽供应充足,要走快进快出策略。

四、棕油价格强劲上涨与其他油品价差缩小

本月,因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降低、需求强劲、马盘期价出现持续上涨,不仅带动国际市场棕榈油现货价格大幅上涨,也导致国内棕榈油期现货价格大幅上涨。 3月下旬至4月中旬,国内棕榈油期现货价格累计上涨了近1000/吨, 并一度领涨国内植物油市场。不过,随着棕榈油价格快速上涨,棕榈油和豆油、菜油的价差均缩小至历史较低水平,棕榈油对其他油品的替代作用下降,对棕榈油需 求造成影响,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在下旬国内外植物油期货盘出现动荡时,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后期,受国际市场棕榈油价格较高、进口棕榈油到港成本较高,国内 库存下降的影响,预计国内棕榈油价格会受到支撑在5月上旬止跌。不过,由于目前棕榈油与豆油之间的价差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在价差扩大之前,预计贸易商采购意愿很难上升,港口分销价格短期将呈现振荡走势。

五、植物油进口速度落后于上年度同期水平

海关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我国进口豆油23.5万吨,进口棕榈油50.9万吨,进口菜油5.8万吨,三大植物油品种到港量合计为80.2万吨,环比增加21.1万吨。本年度前6个月(200810月至20093),我国累计进口豆油103万吨,同比减少57万吨;累计进口棕榈油265万吨,同比增加18万吨;累计进口菜油17万吨,同比增加5万吨。本年度前6个月三大植物油品种进口量合计为385万吨,同比减少34万吨。根据植物油到港及船期预报,4月份植物油到港总量预计超过74万吨,其中棕榈油到港量预计为40万吨,豆油到港量预计达到25万吨,菜油到港量预计为9万吨。去年4月份,我国三大品种植物油到港总量达到91万吨,鉴于4月份的到港口量明显低于去年,预计本年度前7个月植物油累计到港量将同比减少51万吨。豆油进口量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豆进口量同比大幅增加,我国进口油脂和进口油料折油总量和去年同期持平略有增加,国内植物油供应充足。

综合所述,在外盘的带领下,国内主要植物油品种价格仍有上涨空间,但由于国内植物油供给充足,市场交易心理谨慎,预计后期国内植物油价格仍将震荡运行,底部抬高,震幅在5%以内。

附件一:

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成交价格情况表

20094                            单位:元/

品 种

等 级

本月平均价格

上月平均价格

去年同期价格

本月比上月价±%

本月比去年同期价±%

 

白小麦

 

1842.72

1826.30

1600.00

0.90%

15.17%

 

早籼米

 

标一

2758.21

2759.06

2548.33

-0.03%

8.24%

 

晚籼米

 

标一

2943.75

2942.29

2729.72

0.05%

7.84%

 

 

 

标一

3242.00

3232.50

2900.00

0.30%

11.79%

 

 

 

1506.45

1476.01

1605.14

2.07%

-6.15%

 

 

 

3450.32

3514.07

4744.29

-1.81%

-28.92%

 

花生仁

 

5830.00

5588.33

8110.00

4.33%

-28.11%

 

花生油

 

一级

11428.57

13000.00

---

-12.08%

---

 

菜籽油

 

一级

7840.00

7800.00

14350.00

0.52%

-45.37%

 

 

 

一级

7472.94

7448.00

14000.00

0.34%

-46.62%

注:1.本期全国粮食批发价格指数:156.35(基期:19946=100  较上期+0.75%

2.本期全国食用油批发价格指数:113.08(基期:19946=100   较上期-1.88%

附件二:

20093月我国各粮油品种分国别进口数量表 

 单位:万吨

品种

进口国

3月份进口量

与上年同期比

1-3月进口量

1-3月与上年同期比

小麦

总计

2.72

---

12.11

---

加 拿 大

---

---

---

---

   

---

---

3.78

---

澳大利亚

2.72

---

3.25

---

 

---

---

---

---

大米

总计

2.42

-34.59%

6.43

-62.61%

   

2.41

-29.12%

6.32

-62.59%

  

0.01

-80.00%

0.01

-77.78%

大豆

总计

385.85

66.57%

1014.85

30.43

 

320.79

71.65

841.17

44.47

  西

20.59

64.98%

43.63

127.97

阿根廷

44.36

39.19

116.11

-33.80

加拿大

0.09

---

13.51

1689.93

豆油

总计

23.45

6.88

29.22

-59.39

美国

0.00

---

0.00

-99.98

巴西

3.69

30.39

5.00

-56.08

阿根廷

19.76

3.46

24.22

-55.37

棕榈油

总计

50.94

-1.30

136.59

9.42

马来西亚

36.73

8.32

76.30

-0.80

印尼

14.21

-17.09

60.23

27.20

油菜籽

 

28.03

129.75

62.58

99.03

加 拿 大

27.90

128.69

62.28

98.65

   

0.00

---

0.00

---

  

0.13

---

0.31

231.52

 

附件三:

20093月我国各粮油品种分国别出口数量表

                                          单位:万吨

品种

出口国

3月份出口量

与上年同期比

1-3月出口量

1-3月与上年同期比

小麦

总计

---

---

0.00

-100.00%

菲 律 宾

---

---

---

---

   

---

---

---

---

   

---

---

---

---

  

---

---

---

---

   

---

---

---

---

大米

总计

6.75

-73.41%

18.13

-69.68%

   

2.59

-28.85%

7.70

-49.21%

   

0.62

6100%

1.28

-36.11%

   

0.82

148.48%

2.99

-9.20%

科特迪瓦

---

---

---

---

其它

2.72

-79.20

6.16

-78.68%

玉米

总计

0.78

-57.14%

1.05

-83.47%

韩 国

---

---

----

---

马来西亚

---

---

----

---

  

---

---

---

---

  

0.15

-90.68%

0.42

-91.01%

  

---

---

----

---

其它

0.63

---

0.63

-57.12%

豆粕

 

5.70

22.58%

9.90

-28.32

 

2.76

26.03

4.80

-26.70

 

0.66

-33.33%

1.10

-50.09

 

0.00

---

0.02

5.56%

菲律宾

0.00

---

0.00

-100.00%

越南

1.47

---

1.78

-9.10%

 

0.82

-13.68

2.20

-14.26%

 

附件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