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Fri Mar 24 15:33:54 CST 2023 浏览次数:460次 发布人:姜利涛
利空因素正逐步凸显 玉米市场破位下跌
前期在政策调控以及成本支撑下,国内市场表现一直相对坚挺。然而,随着利空因素的逐步凸显,玉米期价破位下跌,3月21日主力05合约跌幅达2.35%,创今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国际价格走低,进口成本同步下降
美国农业部(以下简称“USDA”)3月月度报告继续下调阿根廷2022/23年度玉米产量预估至4000万吨,上月预估为4700万吨,使得全球玉米产量预估下调了384万吨至11.4752亿吨。然而,在全球经济衰退忧虑下,下游需求预期减弱,期末库存预估反而小幅调高至2.9646亿吨。叠加巴西产量预估维持历史最高值1.25亿吨,远期供应压力增幅明显,国际玉米市场价格承压,进口成本同步下降。据Mysteel数据显示,截止3月21日,美湾港口4-9月到港完税价基本在2590-2680元/吨,巴西玉米7-12月进口到港完税成本预估价在2430-2510元/吨,均大幅低于国内港口价,进口成本降低,国内市场氛围同步降温。
进口端有望趋增
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2月玉米进口总量为309.00万吨,较上年同期的193.00万吨增加了116.00万吨,增加60.10%。较上月同期的224.00万吨增加85.00万吨。2023年1-2月玉米累计进口总量为533.00万吨,较上年同期累计进口总量的468.00万吨,增加65.00万吨,增加了13.89%。从月度进口量来看,去年四季度是我国和美国玉米同步收割上市阶段,且进口利润表现欠佳,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状态,所以进口量大幅降低。不过从今年前2个月的进口到港情况以及近期美国农业部报告的数据来看,中国连续4日买入美国玉米,周二买入61.2万吨,周三买入66.7万吨,周四买入64.1万吨,周五又买入19.1万吨。上周4个交易日里累计买入211.1万吨美国玉米,均为2022/23市场年度交货。在进口利润向好导向下,我国进口玉米采购积极性较高,远期供应压力增加。
饲用替代有望重启
我国制粉企业产能过剩,虽然疫情管控全面放开,但市场需求复苏缓慢,终端市场以消耗前期库存为主,购销活动清淡。制粉企业开工率较低,小麦消耗十分有限,且年前原粮备库充足,前期库存还未消化,企业大量补库意愿不强,年后随用随收为主。叠加市场粮源供应相对充足,使得小麦价格走弱。截至3月21日,小麦现货平均价报3063.89元/吨,玉米现货平均价报2883.45元/吨,小麦-玉米价差收缩至180.44元/吨。二者价差再度回归到200元/吨以内,小麦替代优势再度显现,如果后期价差持续偏低,饲企有望再度考虑小麦饲用替代,削弱玉米需求量。
生猪利润持续亏损,增添需求不确定性
作为饲用需求的主力军,生猪产能的变化是玉米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年末生猪存栏45265万头,同比增加343万头或增幅0.76%,较三季度末增加871万吨或增幅2.0%。2023年1月末全国能繁殖母猪存栏4367万头,环比下跌0.52%,能繁母猪在经历连续八个月的回升后小幅回落,似乎也印证着生猪市场近来的不景气。猪源供应持续相对宽裕,且需求端无明显利好刺激,猪价表现持续低迷,养殖利润持续不佳,据wind数据显示,截止3月17日,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为-255.15元/头,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为-478.79元/头。尽管前期部分地区收储工作开启,短暂刺激猪肉价格小幅回升,但收储量相对有限,猪价短暂回升后再度回归市场供需面,猪肉价格持续表现不佳,生猪养殖继续处于亏损状态,补栏积极性减弱,生猪远期产能存下降风险,不利于玉米远期需求。
综合来看,市场给与巴西玉米丰产预期较强,国际玉米价格继续承压,进口成本大幅降低,利润同步打开。在利润导向下,国内贸易商采购积极性增强,远期进口量可预见性增加。同时,小麦价格回落,饲用替代优势有望再度回归,削弱玉米需求量。另外,生猪养殖利润持续亏损,能繁母猪存栏止升转降,远期产能存下降风险,玉米需求端支撑力度减弱。供应端压力增加,而需求端消费量存减弱预期,叠加近期宏观氛围不佳,经济衰退忧虑加深,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玉米期价破位下跌,短期有继续走弱倾向。(来源:瑞达期货)
衢州粮食批发交易市场(3月20日): 单位:元/千克
交易品种 |
批发价 |
升跌(+%) |
交易品种 |
批发价 |
升跌(+%) |
早籼谷 |
2.72-2.76 |
|
标一早籼米 |
3.80-4.20 |
|
晚籼谷 |
2.70-2.78 |
-0.36% |
地产杂交米 |
4.20-4.48 |
|
小麦 |
3.48-3.52 |
|
皖产杂交米 |
4.24-4.60 |
|
玉米 |
3.14-3.18 |
|
江苏杂交米 |
4.20-4.80 |
|
麸皮 |
2.62-2.66 |
-2.22% |
东北大米 |
4.84-5.60 |
|
豆粕 |
4.22-4.26 |
-3.64% |
江苏香米 |
4.68-5.20 |
-0.40% |
大豆 |
6.40-7.60 |
|
安徽粳米 |
4.30-4.62 |
|
特一粉 |
3.80-4.40 |
|
二级菜油 |
13.40-15.00 |
|
圆糯米 |
5.20-5.40 |
|
色拉油 |
12.00-13.20 |
|
宁波港二等玉米价格采集 |
|||||
日期 |
产地 |
出港价格 |
运费 |
装卸费/服务费 |
到仓价 |
2.28 |
吉林 |
3020 |
70 |
18 |
3108 |
3.3 |
吉林 |
3000 |
70 |
18 |
3088 |
3.10 |
吉林 |
3000 |
70 |
18 |
3088 |
3.17 |
吉林 |
2980 |
70 |
18 |
3068 |
3.24 |
吉林 |
2970 |
70 |
18 |
3058 |
省内粮网平台周交易情况
本周省内粮网平台共交易11.69万吨粮油,成交6.23万吨,成交率53.29%。
其中;早籼谷销售45303.784吨,成交率69.08%,成交均价2639.12元/吨,最高价2790元/吨(2020年产);
晚籼谷销售7453.37吨,成交率100%,成交均价2734.62元/吨,最高价2842元/吨(2022年产);
晚粳谷销售5679.738吨,成交率100%,成交均价2497.04元/吨,最高价2744元/吨(2022年产);
饲用稻谷销售9206.873吨,成交率88.63%,成交均价2234.94元/吨,最高价2302元/吨(2022年产);
小麦销售10177吨,成交率21.68%,成交均价3042元/吨,最高价3044元/吨(2018年江苏产);
晚籼米销售1940.075吨,成交率100%,成交均价3357.03元/吨,最高价3424元/吨;
晚籼米采购750吨,成交率100%,成交均价3640元/吨,最高价3640元/吨;
晚粳米采购3556吨,成交率100%,成交均价3502.09元/吨,最高价4008元/吨。(盘锦大米)
晚粳米销售1170吨,成交率81.19%,成交均价3238.11元/吨,最高价324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