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机构报告> 资讯详情

政策或将主导国内稻米市场后期走势

时间:Tue Dec 20 15:28:35 CST 2011  浏览次数:311次  发布人: 系统 发布来源:系统

进入12月份以后,我国稻米市场走势逐渐趋同,籼稻止涨回稳,粳稻止跌趋稳,走货较11月之前小幅好转。不 过,受多种不利因素影响,我国稻米市场暂时仍在高位整理阶段,市场形势还不明朗,不管是粳稻米加工企业还是籼稻米加工企业,都不敢贸然收购,普遍采取以销 定产方式。

12月上旬以来,我国南方籼稻米市场出现小幅走跌行情,米价反季节性下滑,产区大米加工企业多数处在半加工状态,走货趋缓。截止12月15日, 江西上饶普通晚籼米出厂价在每百斤185元左右,湖南长沙普通晚籼米出厂价在187-188元左右;较月初均下跌2元。而湖北籼米下跌幅度也在每百斤 1-3元之间。

与籼稻市场不同的是,我国粳稻市场在经历了近半年的回落行情之后,进入12月份,稻米价格终于止跌回稳,局部地区低出米率稻价略有上浮。截止 12月15日,黑龙江伊春62-63%出米率的圆粒粳稻农户出售价在每百斤133-134元左右,较月初上涨2-3元;绥化相同出米率的圆粒粳稻农户出售 价也已在130-132元左右,较月初上涨1-2元;哈尔滨稻花香收购价也已突破190元,较月初上涨3-5元。

不利因素:

2011年稻谷丰收 大米市场几近饱和

据统计局消息,2011年我国新产稻谷总产量已经突破两亿吨,总量在20078万吨,较去年增加2.6%。而据中华粮网内部统计,我国2011年稻谷消费总量预计在18725万吨左右,供需基本面十分宽松。

进入第四季度后,大米消费转旺,产区向南方持续运粮,销区大米市场迅速饱和。而东北受困于铁路运输,外运情况时好时坏。据了解,一旦某条铁路线 运输状况好转,稻米外运车皮就会集中发货,当地稻米市场就会很快饱和。因为销区大米消化能力有限,米价因供大于求而出现反季节性下滑。

种植结构调整 各品种消费结构调整滞后

受国家多年来种植结构调整政策鼓励影响,我国每年都在加大优质稻的种植面积,同时不断扩大粳稻种植范围。到2011年,国家的鼓励政策效果已十 分明显。今年来,我国湖北、安徽、江西优质稻种植面积增加幅度较大,个别地区优质稻和常规稻的种植比例已经超过9:1。而黑龙江省2011年粳稻的种植面 积已经突破5000万亩,省农委统计口径更是在5171万亩左右,产量增幅预计超过了15%。不过,由于我国水稻消费结构并无明显变化,常规稻因水分低, 易于保存且新陈稻价差较小一直是粮库青睐的品种。优质稻作为食用稻收购主体单一,企业消化有限,且今年囤粮现象基本没有发生,价格上涨乏力。

粳稻方面,2011年我国江苏、安徽粳稻也喜获丰收,尤其江苏省,今年新产晚粳稻质量很好,出米率普遍在70%以上,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黑龙江 省粳稻质量下降明显,腹白、杂质偏多,出米率超过65%的寥寥,再加上这些省份都增收明显,苏皖和东北省区形成了互相压制的格局,粳米价格也持续走低。

东北农户还贷日期来临 售粮心理迫切

据了解,12月20日为黑龙江地区农户集中还贷日,据中华粮网调查,东北产区农户售粮心理十分迫切,对于每市斤0.01-0.02元的价差基本 都可以接受。目前我国黑龙江建三江地区普通圆粒粳稻仍在每百斤125元上下,价格低迷,农户种植利益严重受损。因大米市场近日持续走弱,产区粳稻收购进度 缓慢。粮库多收购65%以下出米率粳稻,高出米率粳稻收购价仍没有明显变化。且粮库收购原粮要求比较严格,扣杂扣水后农户卖粮所得有限,因此农户向粮库卖 粮的积极性并不高。

稻强米弱 米企利润过低停机待产普遍

自2004年开始,国家对稻米市场干预不断加强,一系列针对农民的补贴收购政策持续,而市场大米消费能力总体有限,逐年上涨缓慢,稻强米弱格局 开始形成。2011年,因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持续,农民种植成本不断增加,稻谷和大米的价差不断缩小,米企单纯依靠加工原粮利润十分薄弱。12月份以来, 我国南方中晚稻收购价总体在1.25-1.35元/斤之间,而籼米出厂价只有1.85-2.05元/斤,去掉各个环节费用,许多米厂只能停机待产。

苏皖及东北地区稻米价格经过近一个月的回落之后,米价弱势运行。江苏泰州、淮安等地普通抛光圆粒米在1.95-1.97元/斤之间,黑龙江建三 江、虎林在1.94-1.98元/斤;较粳稻上市初期下跌幅度均在0.05-0.1元/斤之间。受困于销区需求不旺、铁路运输紧张,粳稻米市场暂无起色。

有利因素:

在2011年稻谷大丰收的背景下,供需关系已经基本决定了稻米市场的走向。不过,12月份仍处在大米备货的高峰期,贸易商会继续从产区进货,大米走货较上半年仍有小幅好转。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国家政策自2010年就旨在保持物价稳定、保证国家粮食储备、维护农民种植利益,因此粮价很难出现大涨大落行情。11月初, 国家为收购粮源,增加有效库存,已经在稻谷主产区进行了轮换收购工作,政策刺激下,东北粳稻才止跌回稳。而近期市场传言粳稻轮换结束后,仍会有新的政策出 台,业内人士普遍预计国家将会实施临储收购。而籼稻市场近日来也有消息传出,部分主产区跨省移库工作已经启动。

由于国家政策面对市场的干预效果略有滞后,对市场暂无明显影响。不过,随着这些政策落实,对稻米市场的提振效果也将逐步显现。

综合上述多方面因素考虑,笔者认为,当前稻米加工企业建议仍采取以销定产方式。籼稻米方面,资金充足的企业可考虑留少量库存过年;而粳稻市场投资机会有限,建议仍以谨慎加工为主。

分享到: